平庸的《大赢家》:

只见设计感不见电影感

齐鲁晚报     2020年04月05日
  大鹏领衔的电影《大赢家》,讲述了一个名为严谨的银行职员,因为过于认真成为“杠精”而引发一系列尴尬故事。对于这部影片,笔者也想“杠精”一把:影片内容如何且不说,一部公开上映的影片,字幕至少两处“的地得”不分,这样的影片,给其“平庸”评价并不过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倪自放   
 
设计感超强的喜剧
  《大赢家》有一个设计感很强的剧情:在银行同事们眼里,严谨(大鹏饰)是个十足的怪咖,凡事认真恪守原则,总是得罪行长,以至于连累大家奖金泡汤。一次偶然的机会,银行接到公安局举办的抢劫演习的任务,大家都想糊弄过去早点回家,严谨却认认真真当起了“劫匪”。
  影片设计的故事里,周围人等想糊弄一下的心态和严谨认真当劫匪心态的冲突,是影片的主线。设计感过于强烈的意味,让影片开始没多久,观众就看到了故事结尾,设计感过强,让影片的许多细节非常难出彩,显得很牵强,你所有的结局,观众都是知道的,因为设计感过强,一群知名演员演绎的故事,反倒是有了习作的味道。
  《大赢家》超强的设计感,部分来自于该片翻拍作品的身份。该片根据日本作家都井邦彦的小说《游戏永无结束时》改编,这部小说1991年拍成日版影片《游戏永无结束时》,2007年又被改编成韩国电影《率性而活》,《大赢家》是在取得版权后对小说《游戏永无结束时》的第三次改编。原著小说就是一篇基于“设计”的小说:主人公被选定在演习中“扮演”劫匪,因为各种原因,主人公“入戏太深”,这种情形与演戏本身的设定产生了冲突。
  日版影片《游戏永无结束时》、韩国影片《率性而活》和大鹏的《大赢家》,虽然都基于“设计”的情节,但得到的评价并不相同,在豆瓣上,前两部作品的评价分别是8.2分和8.3分,11万网友为《大赢家》打出了6.8分的评分,好于47%喜剧片,这样的评价算是公允,即故事看得过去,但无惊喜。
  从影片的主题上说,《大赢家》走的是近年来华语中小成本制作影片小人物逆袭的道路,比如之前打着荒诞喜剧外壳的《无名之辈》就是如此,《大赢家》也有着荒诞喜剧的外壳,但过于中规中矩的设定和最后三分钟的强行煽情,让影片显得很平庸。
拖沓节奏像电视剧
  同样是基于“设计”的《率性而活》,为主人公的认真设置了许多背景,包括和上司的冲突,在执行演戏的过程中,冲突也在不断上演。反观《大赢家》,好像是设定的情节束缚了手脚,故事行进拖沓,在整体的节奏上,《大赢家》更像是一部絮絮叨叨的电视剧,而电影感严重缺失。
  《大赢家》电影感的缺失,在于没有故事冲突,在于细节的不扎实,在于导演对电影故事推进的乏术。电影开头,为了交代严谨这个人“认真”的特点,用了他在街上行走的大量蒙太奇,并且用了大段的画外音。过于冗长的画外音的使用,证明了导演镜头语言的匮乏。
  另外,为了交待严谨这个人物“认真”的特点,制造了一个小冲突,即一笔贷款,行长说先完成贷款,有些手续再补,而严谨坚持要按规矩办。这样的细节,就严重地脱离现实了,为了突出严谨这个人的“严谨”而造出的这一细节,把行长设置成严重违规甚至违法,这样的细节没有说服力,也不聪明。
  有些细节,则明显拉底了作品的水准。比如对严谨的妹妹这个角色的处理。在严谨为演戏准备的过程中,严谨和妹妹共同出场,一起策划,但在此后的环节里,严谨的妹妹这个角色几乎消失了,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后来交待了一句,证明这个女孩子是女生“男声”,因为声带受过伤的她非常自卑,但这样的人物设置,对严谨这个人物和严谨妹妹这个人物,都无任何促进作用,指向非常模糊。 
  对一部电影而言,一些细节的缺失,反映了创作者的创作态度,也反映了创作者的水准。一个低级的错误出现在片末,本来是“男声”的严谨妹妹,在家庭里的一次交流里竟然是正常的“女声”,这是一次明显的穿帮。另外,在影片的台词字幕里,至少两次出现了“的地得”不分的错别字现象,这就属于技术错误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