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星星的孩子打开自闭之门

自闭症儿童别错过2—6岁黄金康复期

齐鲁晚报     2020年04月05日
  自闭症儿童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自闭症与智力障碍有关,约75%的患儿智力低下。医生提醒,2-6岁是自闭症儿童康复的黄金期,千万别错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如意

5岁男孩成天抱着红砖
达到着迷程度

  5岁男孩顺顺面貌俊秀,人见人爱,若不是注意到他怪异的行为及家人的特殊照顾方式,谁也不会想到他是一位自闭症患儿。
  “他刚出生时和正常孩子发育轨迹是一样的,6个月能指出大人所说的相应物品,一岁半时能单独行走……”顺顺的妈妈李女士说,直到两岁半时,顺顺进入幼儿园,老师发现他对认字特别有兴趣,教他认字,一学就会。但逐渐的,老师发现了他的不寻常。
  顺顺不愿与周围小朋友交往,也不会与他们发展友谊。说话怪声怪调、特别快,还喜欢拍手、转动手臂,成天抱着红砖,达到近乎着迷的程度。那时候顺顺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没有精力照看他,祖父母照看时只觉得孩子调皮,根本没想到是一种病。两位老人常被他搞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却又无可奈何。
  听完孩子家长描述,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病区副主任医师杨楹发现了其中“端倪”。“孩子两岁半前,其实就有相应症状。比如他9个月时可清楚讲出一句完整的话,但不理解言语的含义。一岁半时能单独行走,但他多数时候以脚尖走路并以跑代走。”杨楹说。
  同样,小宇也因为行为怪异被父母发现不对劲。小宇的父亲黎先生说,小宇喜欢玩圆圆的东西,经常反复扭动手指或拨动玩具汽车的轮子,对电视广告、天气预报也特别着迷,时不时还反复念叨这些从电视上看到的东西,但只是机械重复。叫他的名字也没反应,好像没听见似的。“他从来不像别的孩子一样和父母很亲近,就喜欢自己玩,要是改变了他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他就变得非常烦躁,有时还会尖叫、撞头。”
自闭症与智力障碍有关
约75%的患儿智力低下

  自闭症谱系障碍,简称自闭症。一般来说,自闭症患者有语言障碍、交往障碍及刻板行为三大核心症状,同时可伴随情绪问题、多动、无自制力、癫痫甚至自残等情况。杨楹表示,社交沟通障碍很早就出现,并持续终身,是自闭症的典型特征。“自闭症最常影响的是儿童的主动性,他们常缺乏和他人互动的积极性,其喜好局限在范围很窄的几项活动。”
  摩擦手指、用脚尖走路、持续撞头、经常性在公众场合表现狂躁或尖叫、来回倒饮料、咬人或展现出攻击性、长时间黑眼圈、数分钟或数小时内重复同一动作、不明原因哭闹、对声音及短暂眼神接触无回应。这是自闭症儿童的10个早期现象,家长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
  有家长问,自闭症与智力障碍有关系吗?杨楹表示,约75%的患儿智力低下,其中约30%为轻、中度,约45%—50%为重、极重度,约25%智力基本正常。“但对于这些特殊孩子来说,老天又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他们常常具有某种特殊能力,如极强的记忆力、音乐与数学计算力等。”
  “有类自闭症叫阿斯伯格综合征,这类人多被误诊或被当成多动症患者治疗,我们应注意甄别。”杨楹说,一般来看,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早期发育和正常孩子基本没区别,语言、运动、基本生活能力的发育如同正常儿童。但父母仔细观察或许会发现些许迹象,尤其在7岁左右时,孩子可能会有语言稍显落后、运动发育协调不良、睡眠问题、特殊偏好、视触听觉敏感、好动、话多、重复提问、兴趣点异常专注等。多动症患儿可有倾向行为冲动、在任何场合都难于安静、丢三落四等症状。
对患儿要及早干预
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

  “自闭症没有特效药和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最有效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尽早对患儿进行干预训练。”杨楹提醒,2-6岁是自闭症儿童康复的黄金阶段,在此阶段对孩子进行康复治疗至关重要。要带孩子定期查体,不要在各种康复机构中来回穿梭,找到一家专业且适合的机构,进行稳定而系统的康复训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