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隐瞒疫情最高可罚款3万

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压力加大,多部门介绍“陆海空”防控措施

齐鲁晚报     2020年04月07日
  ◤海关工作人员对进境旅客进行引导。   资料片
  当前,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中国多省份报告了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压力加大。
  4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最新情况。诸如边境国家疫情输入风险、疫情自陆路输入的防控、第一入境点客流情况等等,发布会集中回应了一系列当前舆论聚焦的话题。
  海关对所有入境旅客
实施核酸检测

  对于近期国际航班的情况,发布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韩光祖表示,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统一部署,民航局出台了进一步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措施,即“五个一”政策:一家航空公司在一个国家保留一条航线,一周至多有一个航班。
  据介绍,自3月29日该政策实施以来,截至4月5日,累计入境国际客运航班112班,8天入境旅客2.1万人左右。通过航空口岸入境人数从政策实施之前的每天2.5万人左右减至不足3000人,有效防范了疫情的输入性风险。
  韩光祖在发布会上还介绍,民航局根据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连续更新发布了四版技术指南。
  最新版的技术指南将国际航班防疫等级分为低、中、高三级,特别明确所有国际航班必须要预留后三排作为机上应急隔离区,后部右侧盥洗室为隔离人员专用,对联程航班的风险等级要按照两段航班中较高风险来执行。
  另据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宋悦谦介绍,从4月1日起,海关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对通过空运、水运和陆运口岸入境的所有旅客均实施核酸采样检测,并将所有人员及其信息全部移交口岸所在地联防联控机制,分类采取医疗救治或统一集中隔离的措施,以确保无缝对接、闭环运作。
边境国家
疫情输入风险攀升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当前,与我国接壤的边境国家疫情输入我国风险持续攀升,此外,多省报告了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要始终保持警惕,防范本土疫情反弹。
  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目前已禁止第三国人员从边境口岸出入境,暂停签发因非必要事由申请的各类边境地区出入境证件,暂停陆路口岸通道客运功能,劝阻旅游、访友等非必要事由的出入境行为,境外人员包括边民出入境的人员数量已从疫情发生前每日的6万多人下降到目前每日1万余人次,下降幅度达到了8成多。
  此外,从严管理出入境口岸和通道,对之前已经关闭的边境口岸继续关闭,季节性口岸延期开关,协同相关地方部门对关停的边境口岸通道加强值守看管。
已安排11架次临时航班
接回1827名中国公民

  发布会上,民航局方面还介绍了“第一入境点入境”政策的实施情况。据韩光祖介绍,自3月20日实施调整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从第一入境点入境这个政策以来,截至4月5日,累计调整航班112班,第一入境点机场累计入境旅客2.57万人,调整涉及境外国家18个。
  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回国问题,韩光祖表示,3月4日-4月3日,民航共安排11架次临时航班,协助在伊朗、意大利和英国的1827名中国公民回国,其中,执行伊朗临时航班6架次,接回我国公民976人,执行意大利临时航班4架次,接回我国公民670人,执行英国临时航班1架次,接回我国公民181人,接回人员主要以留学生为主。
入境隐瞒疫情掩盖症状
情节严重最高可罚3万

  发布会上,针对一些人隐瞒疫情,不如实申报健康状况等信息的问题,宋悦谦表示,绝大多数进出境人员都能够遵守海关规定,如实填报健康状况,但是还有少数人员抱着侥幸的心理,在填报健康申明卡时隐瞒疫情、掩盖症状,企图蒙混过关。
  比如,有的人在入境前14天有过疫情严重国家或者地区的旅居史,但在入境时不向海关如实报告;有的人在飞往国内的航班上服用感冒药,但在入境时未向海关报告;还有些交通工具的所有人,在向海关申报船员健康状况时,隐瞒了船员存在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真实情况。
  对于上述违法行为,海关将依法给予警告或者最高3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他还介绍,将被处罚人员列入海关失信旅客“黑名单”,在进出境环节对其行李进行100%开箱人工彻查,有同行人员的,对同行人员的行李一并予以严查。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