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批医疗队员驰援前线用生命守护生命

1775人书写大义山东

齐鲁晚报     2020年04月07日
  4月6日下午,机翼划过碧空,载有山东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的两架飞机,先后降落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水门“洗礼”,英雄凯旋,至此,1775名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圆满完成救治任务回到山东。
  寒冬出征,踏春而归。自1月25日起,山东省先后派出12批、1775名医疗队员奔赴湖北,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白衣执甲,无畏逆行,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守护了生命。那些永远定格在时光里的身影,也是鲁鄂情深的见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秦聪聪

请战书
  1月24日,除夕。万家灯火时,齐鲁大地上,一群人从家里匆匆而出,冲着医院的方向集结。
  “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高年级呼吸科医生,我应该也有能力去参与到这场战争中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贾新华是其中一员。
  “我请战!”“我报名!”“我是党员,我先上!”……伴随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宣言、一封封印满红手印的请战书,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在除夕夜快速集结完成。1月25日,星夜起程,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飞赴武汉,赶到黄冈。
  当天,山东省立三院重症医学科护师贾文君请战,“我没成家,没孩子、没牵挂,家里还有个弟弟……请您一定考虑一下我,我一定不会拖组织后腿。”
  很快,山东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组建完成,这个“90后”女孩就在其中。1月28日,医疗队出征,她剪去飘飘长发,带了一串老家的钥匙在身上。
  直到4月5日,圆满完成救治任务返回山东、结束14天隔离休整之后,贾文君才提到这个细节,“如果我回不来的话,就把我家里的钥匙和我放一起运回来。”
  有着29年重症医学科工作经验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医科护士长丁敏第一时间报名请战,却不知如何告知年迈的父母。81岁的母亲藏起所有担心与不舍,打来电话:“我们支持你,你就应该去!”
  “爸爸,你会不会死?你不要死,不然我就没有爸爸了。”当贾新华义无反顾地出征脚步遭遇11岁儿子的提问,还是不由地顿了顿,泪水模糊了视线。
  身为齐鲁儿女,豪情仗义在胸中。1775名医疗队员将一袭白衣着成铠甲,逆向而行,奔赴抗击疫情最前线。
与时间赛跑
  在武汉、在黄冈、在鄂州……山东的白衣天使,近距离与病魔搏斗,与时间赛跑。
  时隔72天,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们都忘不了初至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场景——“更像一个建筑工地”。
  短短30个小时,山东医疗队用山东速度和山东力量,与当地配合,将一幢尚未完工的大楼改造成了一个能基本运转、唯一拥有重症监护室的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房。
  “病人来了!”1月29日1点25分,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在黄冈开辟的重症病区迎来第一例新冠肺炎重症病例。
  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仅为50%……医疗队重症组组长、省立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任宏生坐镇指挥,决定暂缓气管插管,使用呼吸面罩持续供氧。经治疗,患者血氧饱和度上升。
  “就像拆弹部队,明知道前面有雷还要前行。”2月17日23点50分,山东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助湖北国家医疗队队员冯昌接到通知,病区内一位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者突然呼吸极度困难,急需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
  这是危急时刻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方式,但操作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大量气溶胶,医护人员将面临巨大的感染风险。
  没有丝毫犹豫,冯昌挺身而出。快速来到患者床旁,完成气管插管,他出了一身汗,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
  卸下护目镜的脸上,勒痕清晰可见;摘下乳胶手套的双手,被汗水泡得发白,而像这样的高风险操作,在战疫前线,其实也是日常。
  除方舱医院外,我省各批次医疗队在武汉大都接管的是重症病区,重症、危重症比例超过65%。
幕后英雄
  在前线战疫的医疗队员中,还有一群“幕后英雄”。他们虽然不在临床一线,却与新型冠状病毒“零距离”接触。
  1月31日,山东省疾控中心的吴巨龙与同事孙晓光、林彬、李岩一起,坐上了开往湖北的高铁。抵达鄂州的第二天,他们就出现在了鄂州市疾控中心的实验室。
  每一次核酸检测从样本核对到最后发放检测报告需要5到6个小时,而实验室每天至少需要进行2批次检测。他们每天接触的,是可能带有活病毒的标本。接收、分拣、编号、加样、检测,每一个环节都有感染的风险。但是,只要有检测任务,他们从来没有任何迟疑。
  直到结束任务返回山东,他们和鄂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战友们都没有机会见过彼此摘下口罩的样子。不过,春天来了,花也开了。
黄冈答卷
  3月17日,山东省在先后派出1775名医疗队员驰援湖北后,终于迎回了第一批返鲁医疗队员。他们是山东省第四批和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此前分别奋战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和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
  在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每四人就有一个是在方舱医院治疗的,“方舱”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舱”。
  自2月3日紧急改造建设方舱医院,到2月5日首个方舱医院接诊病人,再到所有方舱医院即将全部休舱,在这些“生命方舟”一个多月的战疫航程中,338位山东医护人员留下了具有齐鲁特色的“山东实践”。
  3月18日上午,黄冈市“四类”人员实现清零。日夜奋战50多天,山东援助黄冈医疗队交出一份学霸级“黄冈答卷”。3月21日,是山东援助黄冈医疗队返回济南的日子,这一天的黄冈,春风十里,万人空巷。
  走出酒店,眼见一片火红。一条条横幅,写满黄冈人民对山东医疗队的感谢;门前广场上,又唱起了《感恩的心》;响亮的致谢,在声音划破天空的那刻便已热泪盈眶;马路边,一双双挥动的手、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遍又一遍“谢谢”……
  春风传佳讯。3月26日,山东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负责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7西重症病房清空。当天,山东省第十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所在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也顺利完成了交接。3月29日,山东省第六批、七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所负责的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三个重症病区病人“清零”,暂时关闭。
  水门洗礼,英雄凯旋。
  3月28日,坚守黄冈疫情防控最后一班岗的山东省援助湖北第三批返鲁人员共52人返回山东。3月30日下午,山东省援助湖北第四批返鲁人员飞抵济南。3月31日下午,山东省援助湖北第五批返鲁人员安然返济。4月1日下午,我省援助湖北第六批返鲁人员抵济。
  4月6日下午,山东省第七批返鲁队员离开了他们守护了60天的英雄之城,平安凯旋。至此,1775名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回到山东。
谢谢你,山东人
  武汉这座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正在重启播放。山东先期凯旋的白衣战士们,已经结束14天的隔离休整,回归到家人身旁。
  山东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副院长李丕宝认为,4月5日队员回家,才是他真正完成任务的日子。结束这段时间地征程,身为医者,救死扶伤的使命永不会停步。
  而千里之外的湖北黄冈,那所他们曾奋战过的城市,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治愈出院的首例患者,早就已经回到了她的工作岗位。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3月22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区7楼,53岁的患者桑阿姨康复出院,她与在场的山东医疗队队员一一道别,并像往常一样拿起手机记录下了这一温馨时刻。
  四十多天治疗过程中,她用手机视频记录了山东医疗队员救治、照料病人的过程,并发布到网络上,受到众多武汉市民的关注、点赞。临别之际,她留下一封手写的感谢信,“虽然从未见过你们的面容,那熟悉的名字我已记在心里……”
  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潍坊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赞武,无意中听到患者小兰和家人视频时说“想吃水果”,于是,这个因深知食物运送不易、平日里吃饭连葱姜蒜都不会剩下的男护士,将自己配餐中的苹果、橘子攒了起来,第二天值班时再悄悄放到小兰床头。
  小兰认不出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的医疗队队员到底是谁,“但我知道你们都是山东人,我就叫你们山东人吧。”病床上的她写了六个字:“谢谢你,山东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