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转场北上,越冬鲍鱼“回家”

5000余万头鲍鱼由闽入鲁,走时小不点归来半个巴掌大

齐鲁晚报     2020年04月30日
  渔民正在分拣鲍鱼苗,并将它们装入新“家”。
  搬运过程中,鲍鱼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渔民往养殖箱上浇水。
  身材“苗条”南下,丰腴饱满北归。又是一年转场时,今年将有5000余万头跨海域“越冬”的鲍鱼陆续回家。从福建莆田到山东威海,1800公里,陆运需要行驶30个小时,海运则需要连续行驶70小时。南下北上之间,小小的鲍鱼经历着大大的蜕变。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震 李孟霏 于涵
通讯员 孙崇军

幼苗福建越冬
归来已有半个巴掌大

  29日早上7点,威海荣成市俚岛镇德兴养殖有限公司的码头一片繁忙,养殖工人们正在卸装刚回家的鲍鱼。两天前,它们还在福建沿海的海域内静静地躺着。
  成批的鲍鱼苗“藏”在一个个黑色箱子里,它们被养殖工人迅速卸下,开箱翻扣,鲍鱼苗被放到临时搭建的桌子上。箱子里,总有几个不愿出来的,工人们就再次拍打箱子。实在“叫不醒”的,就用薄铁片将它们撬下。
  说是鲍鱼“苗”,但这“苗”一点也不小,每个都有半个手掌大。在称重分类、修剪“身材”,清除附着的其他贝类后,它们将被装进养殖箱中,运送到养殖区。
  养殖区距离码头有两个多小时的航程,这里一排排浮漂随着波浪浮动,海水中营养物质更加丰富,鲍鱼苗在这儿开始下一阶段的生长。
  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44岁的骆建文感慨万千,来自福建莆田的他已经从事鲍鱼养殖十几年,2007年开始,他就与荣成市俚岛镇德兴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北鲍南养”。十几年来,他就像候鸟一般生活在福建莆田和山东荣成两地,仅他的团队就有100多人。
  每年11月下旬,他从荣成将体长1.5-1.8厘米的鲍鱼苗运往福建越冬,次年5月带着7-8厘米的鲍鱼回到荣成海域,等长到12厘米的时候就可以售卖了。未长成或未出售的鲍鱼则要在下个周期再次南下,历经3-4次迁徙,再进行售卖。
  “最快的端午节就可以进行售卖,有的要等到10月份,还有的会继续跟我们回南方,在南方再养殖一段时间后,春节时在南方养殖地直接出售或者再次迁徙回北方。”骆建文说。
鲍鱼搬家可选两条“路”
要保证供氧和盐度

  4月27日下午两点,骆建文从福建省莆田市埭头镇石城村启程,开始了此次转运。他从当地租了13辆活水车,拉了200多万头鲍鱼苗北上。活水车有存水供氧的池子,在鲍鱼“搬家”的过程中,车队一路经过福建省、浙江省境内,20个小时后到达江苏省连云港赣榆海头镇,在这里,他们进行一次换水,新鲜海水的补给会大大降低鲍鱼的死亡率。
  除了陆路运输之外,海运也是他们运输鲍鱼的途径之一,通过装有一个个舱位的活水船,他们将鲍鱼苗从养殖海域捞上来装笼,全程充氧,及时补给海水,经过连续70个小时的航程后,到达荣成海域。
  “海运过程中,由于运输船要从海里采活水,所以运输路线不能太靠近近海,比如说黄河入海口这样的地方,不然海水盐度不够,鲍鱼也会死亡。”骆建文说。
  一路颠簸之后,鲍鱼们“回家”了,在此,它们将度过一段成长期,随后被阶梯式售卖。
加快生长周期
三年四次转场

  “我们公司有60多位养殖户,骆建文是其中养殖较多的一位,也是我们多年的合作伙伴。”荣成德兴养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孙先生说,每年4-5月份,公司都会迎接上千万头鲍鱼“回家”。
  据了解,鲍鱼对水温、水质及海域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最适宜的水温是在12℃至25℃之间,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大量死亡。单纯在南方或者北方养殖,成长周期长,死亡率高。北鲍南养则避免了这些缺陷,同时可以避免诸如台风等恶劣天气灾害。
  北鲍南养就是每年11月份将鲍鱼苗和半成品鲍鱼运送至福建越冬,次年5月回到荣成海域养殖。如此往复,历经3年4次转场,鲍鱼苗长成成品。
  “一辆活水车的成本大约在2万元,13辆车就是26万元,加上海运,成本就更高了,但从长远的角度看,降低了鲍鱼的死亡率,加快了生长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是值得的。”骆建文说。
  行情最好的时候,12头的鲍鱼批发价是108元每斤;行情差的时候,12头的鲍鱼批发价是68元每斤。市场是一张无形的手,但“北鲍南养”却已然成了鲍鱼从渔场到餐桌的必由之路。
  从2004年起,荣成和福建莆田等地合作开展鲍鱼“南北转场”、冬夏对调养殖,避免了北方冬季海水温度过低对养殖造成的影响。作为国内鲍鱼养殖主产区之一,荣成俚岛镇的鲍鱼养殖面积达1万多亩,今年将有5000余万头“越冬”的鲍鱼陆续回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