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坚守社区阵地前沿,扎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身边有张春华,居民心里踏实

齐鲁晚报     2020年04月30日
  文/本报记者 岳茵茵 通讯员 宋敏
图/视频记者 房体朔 孙逢辉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她是逆风而行的“轻骑兵”,始终坚守在社区阵地前沿,扎牢织密疫情防控网,守卫一方平安。她看上去有几分柔弱,但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日夜穿梭在片区,用爱心感知群众冷暖,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定心丸”。她就是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解放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春华。

  张春华为居民送菜上门。
  战“疫”期间
她是繁忙的“轻骑兵”

  张春华所管的万达片区,是济宁主城区的核心商圈,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承载着城市中轴线的繁华。她的“责任田”有2个社区、20个网格、14个监测点,常住人口达3000余户10000余人,流动人口2000余人。
  一辆电动车、一件雨衣、一个警务包,是她每天必备的“单警装备”。“辖区大,骑电动车比较方便,还能第一时间赶到。”张春华说,她是走街串巷的“轻骑兵”,穿行于辖区的街巷,就是在巡弋阵地。在社区工作三年来,她骑坏了两辆电动车。
  由于片区人口基数大、商户居民楼宇林立,如何全面排查不漏一个重点关注人员,成为摆在张春华面前的难题。她不畏艰险,开动脑筋,联合社区、发动物业、组织辅警,利用科技+传统手段,走街串巷、微信发动、电话访查、逐户排查,先后随访登记八大类、215名重点关注人,逐一建档管控,形成台账16万多字,实现了排查率、准确率、管控率3个100%,为创建无疫情社区打下坚实基础。翻开张春华的“台账”,在档案的右上角,她清晰地写下“清零”,这是解除隔离的象征,也是她在疫情期间最愿意写下的两个字。
  她紧紧抓住疫情防控和社区警务的契合点,以楼为单位逐一建立微信社区26个,群发通知公告,宣讲政策法律,辟除谣言讹传,消除社会恐慌,发动物业警保联控,组织社区联防联控,提高了社区警民协同战“疫”共治能力。与万达一路之隔的建设新村出现确诊患者后,她对社区的巡控更加频繁,对各项措施的落实盯得更紧了,确保最终实现了零确诊零疑似小区。
大方赠送口罩
她是居民的暖心大姐

  31岁的展舒(化名)是张春华辖区的居民。2月13日下午3点,展舒感觉身体不适,体温37℃。独居的他不敢告诉父母,第一时间联系了张春华。
  “张姐在吗,今天体温有点异常。”展舒在微信里给张春华留言。展舒曾去过医院,回来后就自我居家隔离,体温突然异常他很紧张。“我第一反应就是找她,她经常在群里给我们发一些防范知识,帮邻居们答疑解惑,我们都信任她,所以我就私信了她。”展舒说,15分钟后张春华给他打来电话仔细询问情况。让他感动的是,张春华亲自帮他联系医生。“当时家里就一些感冒冲剂、头孢和莲花清瘟,张姐特意帮我咨询医生这三种药能不能一起吃。”展舒说,傍晚6点多,自己的体温终于下来了。期间,张春华一直耐心回复他的各种疑问,安慰他。
  隔离期不能外出,用完最后一只口罩后,展舒在居民群里问药店是否能买到口罩,没想到过了没多久就听见屋门口有动静,开门一看门把手上挂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一只口罩。他非常惊喜意外,但第一个想到应该是热心的张警官。他一问,果然张春华回复“我正好在附近走访,我把所里发给我的口罩给你一个,先别出门买了。安心在家隔离,哪里都不要去。”
  “我知道派出所里的口罩也不富余,民警每天只发一个,她就把自己的给了我,太感动了。”展舒说张春华改变了他对警察的一贯认知,一直以来他印象中的警察非常严肃,感觉被他们找上肯定没好事,但张春华的出现改变了他的认识。
热心送证上门
她是敬业的好警察

  从这场战疫开始,张春华的微信经常响不停,那不是春节的祝福,而是居民们发来的求助和咨询信息。对于这些信息,她都逐条耐心回复。
  居民林永强(化名)籍贯吉林,母亲也是吉林人,跟随他在济宁居住十多年。春节期间,70多岁的母亲患病急需住院治疗,但因为户籍是吉林,需要在居住地开具居住证办理住院报销手续。母亲查出病情的当天晚上10点多,林永强用微信联系了张春华,希望得到她的帮助。“经常看到张警官在群里帮邻居解决问题,我原来不认识她,就想让她帮忙想想办法。没想到第二天上午9点,张警官就把母亲的居住证给我送到了家门口。”
  因为对辖区居民的熟知,张春华对林永强的家庭情况非常了解,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当晚立即联系了户籍员,预约了分局服务窗口。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出门不便,就代为取证,送证上门。“没想到他还送给我一个口罩表示感谢,能帮助他是我分内的工作,在这个特殊时期,他还送我口罩,我也很感动。”张春华不好意思笑着说。
收到联名感谢信
她是居民的贴心人

  “小张经常来我们小区,有事没事都来转转,几天不见她我还打听,看见她就心安。”万达华府的居民续女士亲切地称张春华“小张”。疫情防控期间,她还化身“快递员”,经常帮居民送菜、送物。“她本来可以不管,但只要发现居民有需要,她一定主动帮忙。”投桃报李,不少群众自发给张春华送来了口罩、隔离手套、护目镜、酒精等防疫用品,以表达感谢和对她的关心。
  “她孩子这么小,却把我们社区当成自己的家守护,把居民当成亲人帮忙……”一封落款为“万达华府三号院全体居民”的感谢信让张春华很感动。
  阜桥街道浣笔泉社区网格员王腾经常与张春华一起走访,她说,有了张姐,社区防控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只要有她在,什么难事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他们也有了主心骨。
  在与疫情战斗的同时,张春华似乎忘记了亲人与家庭。连续42天,张春华全身心投入工作没能见过一次孩子,直至孩子病倒才强制休息。在疫情防控面前,她把对孩子的思念,对家人的愧疚掩在心底,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日夜扎根在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需要时间的长期考验;坚守本职始终如一,这是对责任最好的诠释。“能连接心的,只能是心。”这是张春华常说的一句话。她用心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与家园的对话,她用初心用真情织就这片辖区的警戒线,用忠诚热心温暖着辖区的每一个居民。
  张春华耐心解答居民的疑问。
  扫码看视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