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济宁供电公司这些供电所所长,在基层守护万家灯火

提升服务,保障百姓安全可靠用电

齐鲁晚报     2020年04月30日
  文/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孙衡 李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质量和服务水平被格外关注,是民生聚焦问题,关系到社会责任,关系到电网企业形象。近年来,奋斗在最基层的国网济宁电公司240余名供电所长,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在配电线路治理、服务水平提升等工作中干出了成效,保障了百姓安全用电、可靠用电,大大增强了“电力获得感”和幸福感。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的供电所所长,在基层保障百姓安全可靠用电。
耿新明: 迎着困难上,专啃“硬骨头”
苗勇: 雷厉风行,敢打硬仗
  耿新明是鱼台县供电公司老砦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所长。自1994年进入供电所工作以来,从抄表员到安全员,从副所长再到所长,一干就是26年。说起这些年维护过的线路,他如数家珍,田间地头、客户家里、湖区里、杆塔上,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老砦镇地处微山湖西岸,与江苏省接壤,是两省三县的交界,线路环境也相当复杂。其中10千伏老仇线有少数台区处于湖区,10千伏老山线有四分之一长度线路在江苏境内,这两条线路总共50多公里,距离长,范围广,人员少,日常巡视难度大,跳闸隐患风险高,大风易跳、暴雨必跳。可以说是保障线路零跳闸的两块“硬骨头”。
  为了克服所里人员少、平均年龄偏大、自然条件恶劣等困难,身为党支部书记的耿新明与当地村委会积极沟通,使老砦供电所党支部成功吸纳了农电党员3人,在全所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让供电所党支部的凝聚力更强。
  “这两条线路由党员分成两组进行专责包保,要集中骨干力量,打造零隐患线路。”为了啃下“硬骨头”,耿新明和安全员赵永伟,连同所里其他党员时常要租船对湖区段线路进行巡视,排查隐患,消除缺陷。
  “车到不了的地方就开船,船到不了的地方就靠脚。”对于跨省巡视,巡视人员通常要换乘两三次交通工具,再步行10多公里,恶劣天气提前巡、整改计划提前做,必要时派专人蹲守。日复一日坚持如一,这两块“硬骨头”终究是被耿新明和他的同事们啃了下来。

张衍辉: 率先垂范,奋勇争先
  苗勇是个80后退伍军人,现为鱼台县供电公司清河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在他的带领下,清河供电所的班组对标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并且供电所连续两年保持“零投诉”,2019年全年实现“零跳闸”。
  清河镇有不少杞柳加工企业都是供电所的专变客户。为了保障客户生产用电安全,苗勇时常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定期上门为企业排查用电隐患。因为隐患整改需要企业出资,很多企业不予理睬。“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苗勇当机立断,他将每月第一周的几天时间拿出来,亲自到镇政府与相关领导当面汇报,并联合镇安监部门对专变客户进行周期性检查,及时跟进监督整改进度,确保专变客户设备健康运行。随着整改的多,用电问题就少了,企业产能上去了,效益也就有了。
  长年累月工作在线路改造一线,民事协调的事自然十分常见,都说线路改造补偿难,苗勇对此深有感触。投运40年的10千伏清程线老化严重,在改造前,苗勇主动带领王友敏、程连生对牵扯赔偿的农户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次不行就多次,只要线路能顺利开建,不怕说破嘴、跑断腿,使赔付工作有理有据,乡亲们心服口服。“不能要求所有人都通情达理,至少我们要做到合情合理”,青苗补偿问题迎刃而解,面对很多人惊诧的眼神,苗勇这样说。
  2019年台风利奇马过境鱼台,当晚,苗勇儿子的脚被热水烫伤,行动不便。妻子马娟一遍遍地拨打苗勇的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马娟准备了一肚子委屈埋怨,等着苗勇回家。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苗勇火急火燎进了家门,一把拉住妻子的手,第一句就是:“你差点看不见我了!”妻子马娟一看他的裤子,烂了,膝盖,破了,浑身上下都是泥。“我们半夜抢修,水急,我滑倒了,多亏老程拉了我一把,要不你真看不见我了。”苗勇说,“我今天就是回来拿几件衣服,还得赶紧走!”听了这话,妻子的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同是电力人,还怎么责怪他?
  “再平凡的工作,只要带着爱去做,也会是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苗勇说。正是这份执着,也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衍辉是嘉祥县供电公司孟姑集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所长,从供电所在全省排名千名开外,到晋升对标全省并列第一,争先的背后有太多的付出的和汗水。
  张衍辉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论是线路设备出现故障状况,还是正常的春秋检修等工作,总是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调度指挥故障查找和抢修工作。2018年10月,孟姑集遭遇罕见的冰雹天气,导致10千伏申楼线出线开关跳闸,20余台配变停运,3000余户客户用电受影响。张衍辉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冒雨对停电线路进行巡视检查,亲自参与雨中徒步对线路开展特巡检查。经过夜间近2个小时的检查,发现短路跳闸故障点。雨势稍小后,及时开展抢修,恢复了线路供电。当时,冰雹天气后气温骤降。本来就感冒发烧的张衍辉,从晚上7点到11点,也没有离开现场半步,直到顺利抢修完。
  孟姑集供电所虽然只有4条10千伏线路,但长度达126千米,其中台区169个,容量34000千伏安,客户15000余户。针对10千伏线路较长、绝缘率低、线路分段配置不合理、开关定值失效、台区设备老旧等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张衍辉带领大家不等不靠,先从巩固提升设备基础做起,利用停电检修、带电作业等方式,结合线路状况和负荷容量情况,新装、更换4条10千伏线路柱上开关23台。再结合年度停电检修,协调运检、调控等专业人员,重新计算、调整和试验开关定值,有效保障了主干不跳闸、故障不越级。
  为了做好配电线路运维工作,张衍辉精准施策,合理划分线路巡视责任网格,实行台区经理包保制,根据台区经理所辖台区位置、台区经理住所位置、供电所位置“三点一线”进行网格责任化分区,实现了台区经理在去维修的路上和去供电所的路上能够进行一次简单的线路巡视,对于及时发现鸟窝等短期形成的缺陷和施工外破等不确定隐患具有良好效果。他亲自带队巡视,每隔10天开展一次线路巡视抽检督导,每隔15天开展一次配电室、箱变巡视抽检督导,结合巡视发现问题,提出所内二次考核意见,督促线路巡视人员持续提升巡检质效,保障了百姓用电更安全可靠。

朱强: 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朱强是邹城市供电公司石墙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所长。自2017年10月到石墙供电所以来,他走遍了镇里79个行政村、495个用电台区,巡遍了8条10千伏线路和3000多基杆塔。
  为从根本上解决线路状况差等问题,朱强一方面争取公司政策资金支持,一方面争取镇政府配合,不到两年,相继完成3条线路13公里绝缘化改造,新增配电台区140个,重过载、“低电压”等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针对鸟害、树障、外力破坏等诱发线路跳闸问题,朱强将8条10千伏线路和3000基杆塔的管理责任下放到34名光明员工,逐线逐台区逐级落实防护责任。对月度内未出现故障的,每基杆塔给予奖励,对维护不到位的落实严厉考核措施,强有力的监管换来的是线路稳定运行。
  说起如何做到线路“零跳闸”?朱强坦言,关键看工作是不是用心。每年的植树季节、鸟类筑巢季、施工繁忙季、雷雨季节,都是诱发外力破坏致线路跳闸的敏感时期。每到这些关键时节,朱强都有重点地督促做好线路防护,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今年春节前,通过后台监控,朱强发现石墙镇朱庄村一养猪用户用电超负荷接近临界点。还未等到该养殖户找到供电所,朱强已经来到该养殖户家中,讲清利害,并帮助其接入周边村临时电源。
  为配合石墙镇发展绿鑫春生态园、上九山村等农业特色旅游项目,朱强积极发挥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职能,建立起常态化、一体化保电机制,组织党员对旅游项目用电进行蹲点值守,做好保电、巡线和上门服务,确保了景区供电安全。
  “以前当所长是抓好‘老三件’——安全、线损、电费回收;现在不仅要抓好安全、人员、党建、文化,还要关注好11项对标指标。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转变为适应现代先进管理手段下的精细管控理念,还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谈起对未来的思考,朱强更加注重求新求变理念的探索与形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