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配合”医护融为一体

日照口腔医院优质护理,提高患者诊疗体验

齐鲁晚报     2020年05月13日
  10日上午10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日照口腔医院,在儿童牙病防治中心,由于有些孩子太小并不配合,护士必要时需要束缚住孩子,所以哭声此起彼伏。护士长乔嘉璇刚诊疗完一个孩子,“孩子太小不听指挥,放牙套的时候又让咬着手了。”乔嘉璇笑着说。对于这种事,乔嘉璇已经习以为常。据她介绍,儿牙护士相对其他牙科科室或者临床科室有着很大区别,这里每天面对的都是孩子,而主动配合的又少之又少。
  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在治疗的时候往往都要进行束缚,整个身子绑在治疗椅上,固定住头部,“刚开始看到这样我们也很不适应,有的护士都流泪,看着孩子心疼。”乔嘉璇说。但是为了治疗,又不得不这样做。所以这就对护士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他们要去熟悉每一个医生,熟悉他们的治疗习惯,“我们就和手术台护士差不多,中间治疗过程没有语言交流,除了业务要熟练外,还要对医生的治疗有预判,辅助好医生,这样就能极大缩短孩子治疗时间。”乔嘉璇说。
  这个科室的护士大多都是未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对如何安抚孩子并不是很专业,随着工作的深入,他们要去不断学习,除了业务,还要学会如何哄孩子。“沟通时间可能要远长于治疗。”乔嘉璇说,“不断说话,一刻不停,往往一天下来,嗓子都是哑的。”乔嘉璇说。这中间也有些家长不理解,还要不断和他们解释,甚至接受他们时而的牢骚。“我们受点委屈无所谓,孩子太小了,给他们一口健康的牙齿也是我们的心愿。”乔嘉璇说。
  儿牙护士的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整个口腔护士的特点,虽然不是临床科室,但口腔科有着自己的特点。口腔内科护士长郑世秀介绍,他们行业有个专业术语叫四手操作,通俗理解就是医生和护士的四只手要配合非常默契,“我们每一次治疗,就好比临床的一台手术,虽然复杂程度低一些,但工作都是一样的。”郑世秀说。而这种默契程度对护士提出了很高要求,医生的治疗习惯是一定的,所以就要求护士去掌握每个医生的特点,“我们每天不一定和哪个医生合作,所以要熟悉每一个医生。”郑世秀说,而他们配合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患者诊疗时间的长短。
  口腔医院在护理服务中也一直把护理当做重点建设内容,健康管理部护士长徐娜介绍,她们负责除了诊疗室以外所有的服务工作。在服务中,他们强调要多走一点,多问一点,让患者少跑腿,少走弯路,“让患者满意是我们重要标准。”徐娜说。
  让患者有好的就医体验是口腔医院一直以来的追求。在一二楼都有休息等待区、儿童游乐区,专门借鉴国外的高端口腔诊所,配置了软椅,为患者准备了一些科普宣教短片以及饮水器,方便患者休息同时进行口腔健康的宣教。为增加患者就诊服务的获得感,医院通过诊室封闭,逐步建立新的客服体系,优化就诊流程,就患者就诊档案建立、分诊、咨询、等候期间服务交流、就诊陪同、术后回访等建立了一整套流程制度。
  “护理就是软服务,不仅让患者治好病,还要更舒服。”相关负责人表示。口腔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在这个宗旨下不断努力,不断进取,让患者告别牙痛,给患者一个美丽的人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彭彦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