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埋单”之外,还需破解知网“垄断”

齐鲁晚报     2020年05月28日
  除了“将把中国知网纳入政府购买服务”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从政策层面培植和鼓励同类数据库产品发展壮大、形成更充分的竞争,给知识产权拥有方和用户更多选项。
  □本报评论员 朱文龙

  “技术让知识越来越便宜,而垄断让价格越来越昂贵。”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把中国知网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在国内供用户免费使用。
  此言一出,网络上叫好声不断,许多为论文“发愁”的大学生更是对其连连点赞。有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对这一建议予以重视,认真考虑其可行性。
  公众支持倪闽景的建议并不奇怪。据倪闽景所言,目前,个人用户下载一篇论文平均付费3元左右。这个价钱看起来并不算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写毕业论文,还是写职称论文,都不可能只下载一两篇论文。此外,论文的查重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一般来说,在统一查重之前,人们往往会先自行查重,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如此“割肉”,自然让用户叫苦不迭。高额的费用,也让知识的传播受到了阻碍,这对学术的发展是无益的。
  为了推动学术信息的自由传播与互动,相关部门有必要改变这一现状,在这个层面上,“知网免费开放”就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路径,倘若成行,将会有效降低学术资料查询成本,推动了知识的自由传播,对于我国学术的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
  事实上,在倪闽景之前,就已经有要求“知网免费向用户开放”的呼声。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原因很简单,知网本质上是一个企业,并非慈善组织。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知网设置一些收费门槛无可厚非。正因为如此,倪闽景提出的“将中国知网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在现实中就非常有可行性,既满足了企业的利益需求,又减轻了用户的经济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将这一建议真正落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因此,不妨按照倪闽景的建议,有序、适度地让知网对一些人免费开放,比如优先为青少年学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青少年学生和低收入群体,提供免费的论文下载功能。
  此外,我们也应认识到,即便“中国知网纳入政府购买服务”,也只是换了一个成本分担机制,也就是说,由读者“埋单”改成了政府“埋单”,知网的垄断问题并没有触及。换句话来说,政府“埋单”的模式虽然方便了普通用户,但是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知网依旧有可能继续“垄断”。
  需要指出的是,知网之所以面临诸多争议,原因在于市场竞争依然不充分、版权方与用户缺乏选择余地。根据数据显示,知网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其他的数据库无有能出其右者。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相关部门理应引起重视,在这个意义上,除了“将把中国知网纳入政府购买服务”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从政策层面培植和鼓励同类数据库产品发展壮大、形成更充分的竞争,给知识产权拥有方和用户更多选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