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实事 推进高质量发展

奏响奋进的住建攻坚强音

——专访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力

齐鲁晚报     2020年05月28日
编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山东省委确定的“重点工作攻坚年”。为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山东全面深化改革、深化落实做出积极贡献,向全省人民交出满意答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重磅推出《“决胜攻坚·向人民报告”党建访谈录》大型系列专访栏目。本期专访嘉宾: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340万套,700多万棚户区群众“出棚进楼” “出村进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 者 修伟华
通讯员 高 健

下沉服务筑牢疫情防线
简化流程方便企业群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住建系统立足行业实际,统筹抓好住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请问省住建厅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怎样的阶段性成效?
  李力: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厅党组团结带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主动作为、狠抓工作落实。
  首先,我们立足岗位职责,下沉服务,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疫情期间,全省40余万环卫工人累计清运生活垃圾约455万吨。10686家物业服务企业、65万物业工作人员,为2.7万个小区等物业项目提供服务。全省市政公用行业18余万名职工应急值守,345家燃气企业、400家集中供热企业、400多座自来水厂、320座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为居民日常生活、抗击疫情和企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其次,我们结合工作实际,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畅通“网上申报、邮寄送达、预约咨询”办理渠道,实现“网上办、预约办、不见面、保安全”。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截至4月底,共减轻企业负担12亿元。
  第三,我们直击痛点堵点,多措并举、分类施策,精准有序推进工程项目复工复产。加强与卫生、疾控等部门统筹协调,分区分类精准指导。截至5月中旬,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在建项目已开复工1.19万个,开复工率为97.36%。
成立16个挂牌督战工作组
5月底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请问省住建厅如何推动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行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李力: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把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措施,全力推进。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举全系统之力推动行业脱贫攻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组建16个挂牌督战帮扶工作组,确保今年全省2.4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5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是明确目标任务,把好危房改造质量安全关口。会同扶贫部门,开展了“大走访、查危房”工作,精准锁定危房存量。建立了旬调度制度,确保农村危房改造质量。
  三是强化全面排查,逐户落实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方式。会同省扶贫办开展全面排查,逐户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信息,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督促各地强化危改农户档案管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错什么、纠什么”原则,按程序及时补充完善。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跻身
流程再造首批12个样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流程再造”是九大攻坚行动之一。请问省住建厅在进一步方便企业、群众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工作亮点?
  李力:今年3月,省委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作为流程再造首批12个样板之一。目前我省基本建立了改革的制度框架,实现了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统一”,全省范围内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减到了100个工作日以内,最快的简易低风险项目不超过20个工作日。
  一是压减整合审批事项,在审批环节上做减法。通过减、放、并、转、调,审批事项大幅压减。二是全面梳理报建手续,在申报材料上做减法。前置审批结果全程共享,申请材料压减五分之三,申报表单从112张变成每个阶段只在网上填报“一张表单”,并形成标准化服务指南,实现“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
  三是建设审批管理系统,在审批时限上做减法。去年6月,省级审批监管系统完成部署;今年起各县市区开始上线运行。审批管理系统大幅度减少审批逾期率。四是创新审批模式,疏通审批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问题。积极推进区域评估,提前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推行“标准地”制度改革,对单位能耗标准等各项要求,由各市县政府一次性集成公布。
棚改安置改造总量全国居首
四年开工200余万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省住建厅大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抓好民生“关键小事”。请问省住建系统在落实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整治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攻坚成果?
  李力:厅党组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感情和责任,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关注弱势群众,全力抓好住建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棚户区改造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340万套,基本建成234.7万套,700多万棚户区群众“出棚进楼”“出村进居”。一是加强项目推进,认真办好民生实事。我们从群众最关心、意愿最迫切、条件最成熟的棚户区入手,科学安排改造时序,仅2017年-2020年就开工棚改安置住房200余万套,改造总量居全国首位。二是加强分配管理,确保公正公平。对棚改规划方案、房屋征收方案、评估机构选定等事项,事前公开征求群众意见。三是做好配套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使棚户区改造项目达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舒适宜人。四是破解增收难题,致力安居乐业。推行以“房”补“费”,按比例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和营业用房,产权归全体业主所有,所得收益专项用于补助小区低收入群体的物业管理和其他费用;推行以“业”保“住”,新建安置房小区商业、家政、安保、环卫等岗位,优先安排低收入棚改居民就业。
  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坚持将这项工作作为重要民心、民生工程,始终牢牢抓在手上。2019年,我省获批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省。今年,全省确定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743个,涉及居民49.7万户,目前已立项1640个、立项率94%,近一半项目已开工。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确定改造内容。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由居民确定。二是坚持协调推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简化招标手续,实行联合审查,提高审批效率。三是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开展试点。今年确定试点任务项目93个,计划总投资48亿元。
  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加强环境设施建设。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为载体,整体推进片区更新和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全省生活垃圾处理场(厂)投产运行127座;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二是狠抓住建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扬尘治理,持续推进道路深度保洁常态化。加快推进清洁取暖建设,近三年,城市(县城)共完成19094万平方米,农村地区共完成293.8万户。三是积极提升蓝绿空间品质。各类建设项目同步落实执行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提高再生水用于河道景观和生态用水规模。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到今年4月底,全省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324座。全省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实现全覆盖,建成各类城市绿道4000余公里。
高站位部署高标推组织
确保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请问省住建厅在创建模范机关,推动全厅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李力:我们立足“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正在扎实推进。
  第一,高点站位抓部署。我们把创建模范机关作为全厅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认真研究部署创建相关工作。立足于早、着眼于实、落实于细,把模范机关创建作为引领工程、系统工程,把“七个模范”标准逐一分解细化到具体举措、具体业务、具体标准、具体时限、具体成效,把责任压力传导到每个处室和各直属单位,以各尽其力凝聚全厅合力。第二,高标推进抓组织。紧紧围绕“七个模范”的标准要求抓推进、抓过程、抓落地。注重政治统领,注重明责强责,注重全程跟进。坚持“四个三”机制抓支部,坚持每月通报各基层党组织模范机关建设有效做法,坚持检查督导全覆盖。第三,高效融合抓落实。我们注重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一体化推进。在脱贫攻坚中锤炼党性,在改革攻坚中争当先锋,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在推动强省建设大局中立起担当。统筹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筑业转型升级、住建领域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连续出台优化服务、减费降费等有效措施,推动住建行业复工达产跑出“加速度”。
  保障房、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这些百姓耳熟能详的字眼,都与一个部门紧密相关——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问题,一头牵着百姓冷暖,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头系着发展大计,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深谙于此,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把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统筹起来、一体推进,锐意改革、奋力攻坚,确保增进民生福祉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