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五大优势”,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商河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五大关键词解读商河县政府工作报告

齐鲁晚报     2020年05月28日
  ◥5月26日上午,商河县代县长袁长奎作政府工作报告。
  5月26日上午,商河县召开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县长袁长奎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细细读来,报告干货满满,让2020年商河发展有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商河的发展规划,本报记者特意选取五大关键词,带您解读商河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云云 
    
关键词一:五大优势
5个“铁公机”项目聚焦
交通瓶颈即将彻底打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新的历史条件下,商河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五大优势”凸显。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外部环境看,国家战略部署落地实施,济南市迎来了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历史性机遇,必将带动全市域整体能级提升,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北跨”发展战略,黄河南北互联互通力度不断加大,对商河县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必将加快商河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步伐。
  从自身条件看,交通瓶颈即将彻底打破,今年5个“铁公机”项目聚焦商河——济乐高速南延线将建成通车,商河通用机场、济滨高铁、德商高铁、高青至商河高速将开工建设,加之省道240大中修工程已开工建设,国道340商河段拓宽改造项目、德龙烟铁路货运线加快筹备,商河至济南的城际公交已经开通,商河县被列入全市轨道交通“1小时服务圈”,商河交通环境将发生历史性变化。
  发展空间潜力巨大,辩证地看,经济发展的相对不足使商河县在土地储备、发展空间上拥有巨大潜力和后发优势,随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以及县城发展框架全面拉开、农村新型社区加快建设,空间资源红利将得到充分释放。
  特色园区建设基本成型,商河化工产业园获批设立,特色装备制造工业园等一批专业园区加快建设,经济开发区累计建成标准厂房80万平方米,工业经济发展载体进一步夯实。另外,人文自然生态良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位居省市前列,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只有发挥好“五大优势”,才能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商河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二:主导产业
明确五大主导产业
年供鲜花5000万盆左右

  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历史性机遇下,商河县作为省会济南的北大门,迎来了经济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此基础上,商河县明确了产业主攻方向,对标全省十强产业、全市十大千亿产业,加快培育壮大现代高效农业、高端医药化工、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文化旅游、温泉医疗康养五大主导产业。
  在五大产业中,花卉产业是商河的魂,也是商河发展的根,更是商河现代高效农业的代表。因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现代高效农业以建设济南“花城”“绿城”花卉供应基地为契机,组建花卉产业研究院,高标准建成海峡两岸温泉花卉创新园和5个花卉产业园,新增设施花卉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年供鲜花5000万盆左右,打造山东省鲜花集散地。
  无论是打造济南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还是培育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承接地,园区都是主战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建好特色园区,按时完成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化工园区整改提升任务,推进经济开发区、通用航空产业园、玉皇庙镇工业园实现跨越发展、融合发展,着力加大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清理盘活力度,不断完善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和研发、检测、仓储、物流等配套服务,打造工业经济发展主阵地。
  聚焦全县五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各镇域发展优势,积极支持各镇街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推进优质项目向镇街园区布局。同时,完善产业推进体系,健全完善“六个一”的产业推进体系,实现产业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工程时限化、时限责任化。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新旧动能转换趋势,以建链、延链、强链为主线,推进存量变革、增量崛起,打造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提升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关键词三:教育强县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今年将建成3所学校

  “优先发展教育”商河不是说说而已。报告中提到,商河将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认真落实《商河县教育强县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整合教育资源,打造教育品牌,建设宜学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按照“学前普惠、小学集中、初中进城、高中提升”的思路,坚持以城带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利用5年时间,实现全县1所大学、5所高中、9所初中、31所小学、1所职业中专、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培训学校、107所公办幼儿园的整体布局。
  今年建成第三实验小学、文昌实验学校南校区、第三实验幼儿园,开工建设第四实验小学、第五实验小学、第二实验中学、清华园学校高中部、第四实验幼儿园、第五实验幼儿园以及4所镇村幼儿园,实施第一中学、职业中专扩建项目,推进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商河校区、新华教育集团山东职业教育产业园、新东方外国语学校建设,撤并7所农村中小学,加快优化教育发展布局。
  建立落实后备校长人才库,规范完善校长选任机制,逐步提高中青年校长在全县校长队伍中的比例。充分利用临时周转编制专户、人员控制总量备案、商河籍在外人才回调等政策途径,加大师资引进力度,建立师资调配制度,切实保障一线教学工作需要。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充分释放教育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健全教育发展保障体系。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统筹抓好教学科研创新、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效率提升、课后延时服务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领航学校、特色学校、新优学校”创建行动,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布局调整优化,制定落实学生寄宿、就餐和校车运营等配套措施,全面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切实营造安全便捷的就学环境。
关键词四:城乡融合
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全年实现3万人进城落户

  报告中提到,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编制实施《商河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0-2024年)》,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
  一方面要做大做靓县城,城区深入推进棚改旧改,利用2020、2021两年时间,征收22个地块、4235户、82.2万平方米,完成剩余城中村和棚户区拆迁任务。西部新城区加快推进大都美术馆和道路、绿化、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打造长青河休闲生态绿廊;南部新城区建成市民服务中心及附属配套工程,加快北纬37°康旅示范小镇产业导入步伐。推动县城、玉皇庙镇、贾庄镇深度融合、一体发展,构建“一轴两翼三核四园”的城市空间格局,促进主导产业协同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引领全县城乡融合发展进程。
  另外,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坚持县级主导、镇街负责的运作模式,按照试点先行、梯次展开的工作原则,加快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完成5个试点镇22个村庄的合并搬迁任务。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严格落实保障进城落户农民权益的政策措施,着力提升县城区和镇驻地承载能力,鼓励搬迁群众优先向县城和城镇集中,全年实现3万人进城落户。同时,充分尊重民情民意,鼓励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高标准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同时,要提升城乡环境管理水平。严格落实“路长制”、“门前五包”责任制,扎实开展户外广告牌匾、违规占道经营、餐饮油烟等专项治理行动,新建1座城区生活垃圾转运站,不断提升县城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镇,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完善污水处理、垃圾转运等城镇配套功能,健全城镇管理体系,增强镇驻地对农村人口的吸纳和集聚能力。完善提升10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新建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高标准建成“温泉乡情路”,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努力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关键词五:商河精神
持续增加民生福祉
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今年商河县将向全县人民发放多项民生红利,涵盖了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审慎稳妥抓好学校疫情防控,完善疫情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机制,全力巩固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建成使用县人民医院综合门诊业务楼,开工建设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鲁北院区、县妇幼保健院,推进县疾控中心早日开工,尽快完善“一核六翼”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攻坚行动,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2020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商河县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产业扶贫,着力补齐脱贫短板,严格落实扶贫政策,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
  在报告最后,袁长奎谈到,打铁必须自身硬。要实现新的目标,广大政府工作人员要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弘扬“团结高效、乘势而为、砥砺担当、敢于胜利”的新时期“商河精神”,主动作为,积极进取,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打造忠诚担当政府、打造实干高效政府、打造法治诚信政府、打造廉洁勤政政府。“向时代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袁长奎谈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