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甩手掌柜” 主动担当作为

鲁明公司和钻井队伍通力协作提质增效,助力油藏经营管理上水平

齐鲁晚报     2020年05月28日
  近日,曲9-斜314井从搬迁到完井仅用时4天,这比胜利油田平均水平缩短了近一周时间。“高质高效背后,是甲乙双方共同聚焦提质增效降本,把油藏经营的责任担起来,最终实现双赢。”胜利油田鲁明公司经理赵光宇说,今年以来,鲁明公司树立“做最优甲方”的理念,实施设计、施工一体化运行,推动新井审批、新井设计、钻井过程、完井评价全流程服务、保障、管控,为钻井队伍提质增效提供坚强保障。
  本报记者 邵芳 
通讯员 王嘉 葛辉 王淑梅


构建“命运共同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甲乙方难免存在“你争我夺”的博弈关系。如何从激烈的博弈中实现共赢,进而推动曲堤油田可持续发展成为鲁明公司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鲁明公司年产量47%来自曲堤油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经20多年高效勘探开发后,该油田进入发展瓶颈期:含水高达80%,套损油水井达200余口,面临储量失控、维修成本飙升的窘境。
  为夯实曲堤油田可持续发展基础,鲁明公司经过科学研判,计划在未来3-4年内,采取更新井为主、大修侧钻为辅的策略,对曲堤油田实施井网二次完善。
  “以目前产能水平计算,只有钻井投资在定额基础上降低40%左右,曲堤油田才能算得出效益。”在鲁明公司生产管理部主管闵可看来,现实情况是,按照原工程造价标准,新井项目过不了效益评价关;而在价格上继续让步,钻井公司也不干。
  在合作共赢战略指引下,鲁明公司加强观念转变,提出打造“命运共同体”理念,打开钻井过程所有生产要素,帮助乙方逐项分析优化,全力配合降低钻井成本,谋求双方互利共赢。
  由此,他们按照“两个‘转变’、七个‘不等’、七项‘优化’、两项‘激励’”等理念,实施优化钻机选型、钻井组台、钻井设计、钻井合同、测井工程、录井工作、生产成本等七项举措,配套相应的激励政策,全力支持乙方在保障钻井质量的基础上,推进自身降本增效。
做最“优”甲方
  传统的生产模式下,方案设计是板块间的简单传递,油藏设计、钻井工程设计、地面工程设计各司其职,设计完毕后直接转交给乙方技术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乙方提质增效。
  在“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鲁明公司在机关职能优化改革时,就探索实施油藏设计、钻井工程设计、地面工程设计一体化运行。这既符合油藏实际,又最大限度为后期钻井施工提供便利,让乙方降本增效推动甲方项目事前算赢。
  闵可举例说,技术人员在井场设计时,打水井和打油井时尽量合理利用原有井场,这样地面工程施工时就不用再去铺设新的注水管线和输油管线,节约了施工成本。
  在曲堤油田部署井位时,鲁明公司技术人员对钻井井场、设计靶点进行优化布局,部署了可以打6口井的平台1个,可以打2口井的平台3个,并且全部利用老井场,仅此一项可节约工农费用210余万元,钻井搬家费用50万元。
  抓住设计这个源头优化之后,甲乙方对钻井施工全过程打开分析,从钻前工程、井身轨道设计、钻井工序、钻井参数等方面,细化优化每道工序,各项流程无缝衔接,共同提速提质提效。
一份郑重承诺
  4月21日凌晨,鲁明公司科研所办公楼依旧闪烁着点点灯光。地质科研人员于宽从下午6点开始,一直在办公室等待曲9-斜314井钻井完井通知,并于第二天凌晨顺利完成数据订制并反馈一线。
  “抓住一个环节,就使完井时间提前了8个小时。”闵可说,过去,钻井公司与技术人员一般会在第二天上班以后进行对接,而现在就算是半夜时分,技术人员也会将这一项任务完成再休息,一刻都不耽误钻井的进度,“提前四天是抢出来的时间,毕竟早一天完钻,才能早一天见油。”
  为确保业务流程衔接更加高效,鲁明公司在推行一体化推进开工验收、工农关系、数据设计等环节制度同时,向钻井队伍作出郑重承诺:如果由于甲方原因造成钻机停待,必须接受处罚,向钻井队伍支付一定费用。
  在赵光宇看来,甲方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能做“看客”,而是要真正发挥职能作用,把油藏经营的责任担起来,这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还能缩短钻井周期,对油藏保护也更加有利。
  事实上,“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转化为广大干部员工的行为自觉:他们提前处理工农关系,实现钻井搬家全过程甲方跟踪配合;向现场派驻监督,确保钻井公司施工准备完毕后随时验收,不因验收造成钻机停待;组织测井车辆提前进入现场等待,不因等待测井造成钻机停待……
  经过双方密切配合和协同优化,曲堤油田首批16口零散更新井平均单井钻井工程费用压减40%,平均单井建井周期由设计的11.6天降为6.5天。这样的合作,对鲁明公司而言,油藏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对钻井公司而言,利润率不降反升,还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施工质量、效率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