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采油厂:

打出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齐鲁晚报     2020年05月28日
  近日,胜利油田孤岛油田中二中馆3-4单元的低效井GD2-36-506实施“强化混排高效+分级化防长效+减阻机防增效”的防砂新工艺后,日产油能力由措施实施前的0.6吨升至6.5吨,含水下降10%,增油降耗效果明显。这是孤岛采油厂把握生产主动权,认真贯彻油田“优化完善增储稳油降本长效机制、科技创新体系,增强油气主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决策部署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孤岛采油厂持续创新优化工艺技术措施,从低效井综合治理、老区侧钻新井突破、稠油绿色开发方面联合发力,打出一套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本报记者 邵芳 通讯员 李超君 张欣
重焕低产低效井生机
  在孤岛油田,常规油藏和稠油油藏的许多水平井深受低液、高含水和出砂之害,成为低产低效井,是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拦路虎”。如何盘活尚有潜力可挖的存量资产,变低效为高效,成为技术人员的主攻方向。
  今年,孤岛采油厂通过强化油藏分析、优化工艺配套,让低效井转变为采油厂的潜力增长点:针对水驱低效井储层泥质含量高,采用“高效混排+低阻防砂”的治理思路,有效释放产能;注聚区低效井主要采取“高速水解堵充填防砂技术”,解除堵塞,形成高导流充填带,改善生产效果;针对低效水平井,重点完善应用“优选潜力段高压水射流解堵工艺”,实现有效提液;探索应用“出水点识别和定点封堵工艺”“破漏出砂通径满足井实施找砂工艺”,找出砂、降含水、增产能。
  今年以来,该厂已摸排低效井75口,其中已实施措施26口,日平均增油72.3吨,累计增油4216吨,为产量“一吨不降”夯实基础。此外,孤岛采油厂还优选了一批低产低效井,实施对外风险承包模式,邀请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油田专业化单位等上门选井,精准治理,强强联手重焕低效井生机。
侧钻水平井突破障碍
  孤岛东区油井GDD15CP10,应用管外防砂配套工艺投产后获高产油流,目前日产油7.3吨,累计增油930吨。GDD15CP10是一口以尾管完井方式投产的侧钻水平井,受井眼尺寸小等因素影响,成为地产低效井。通常采用的酸洗解堵工艺无法分解水基钻井液产生泥饼中的有机成分,且在不进行管外充填的情况下,储层中泥质、稠油等成份易积聚在筛管外面,降低油井供液能力。
  针对上述难题问题,孤岛采油厂推广应用环保型生物酶解堵剂及高压水射流解堵工艺,再搭配自主研发的氮气快速返排技术有效将残留反应物、污染物排出井筒,以达到地层有效解堵。同时,他们借鉴常规水平井分段充填工艺,研制分段充填配套工具,使管外防砂充填措施顺利实施。
  近两年,采油厂通过开展符合孤岛油藏特点的侧钻水平井解堵、防砂及配套技术攻关研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侧钻水平井高效投产技术,打开产能建设新通道。今年以来,侧钻水平井配套技术已在部署的8口新井上推广应用,单井平均日产油5吨以上。
绿色接替技术见实效
  孤岛南区东扩边稠油单元部分井组自转入注水开发后,井组含水逐渐上升,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导致开发效果变差。据  “要想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益,应该从提高驱油效率与扩大水驱波及范围两方面入手。”孤岛采油厂工艺所稠油项目负责人韩鹏认为,无论是从提高采收率还是绿色发展方面来看,微生物驱油技术略胜一筹。他们选取了单元内GDN28N4、GDN30X2、GDN29X05等3个井组进行试验,并将筛选出的微生物菌种掺入注水系统注入地层,不仅有效提高水驱洗油效率、进一步改善注入水的驱替效率,还使对应油井含水下降,产油量提高。
  “微生物驱油技术的顺利实施,为水驱稠油油藏开发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韩鹏说,3个井组分批次注入微生物1至2个月后效果逐渐显现:GDN28X04井日产油达到11.5吨,单井增油超过600吨;3个井组平均投入产出比1:6.8,超出设计预期效果,累计增油均突破千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