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眼睛总是干涩因为对屏幕爱得深沉

齐鲁晚报     2020年06月07日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在电子产品主导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今天,眼睛的健康至关重要。对于眼睛保健,需要警惕干眼症。每个人都会眨眼睛,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寻常的动作是为了让眼球表面的泪液均匀分布,从而保持眼睛的正常功能。如果泪液分泌过少或丢失太快,就会出现眼干、眼涩、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便是干眼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秦聪聪 实习生 周嘉禾

超长假期手机不离手
干眼症拖到眼球发炎

  近日,家住济南的小新因为干眼症而折腾了两个月。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超长假期里,小新整日手机不离手。久而久之,她开始感觉眼睛干涩,里面好像有东西,红血丝也特别多。症状越来越严重,她就跑到药店去买了眼药水。
  这种不管用,就换另一种。小新买的眼药水越来越多,滴眼药水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然而,她的症状非但没有缓解,还越来越严重,甚至连看东西也不清楚了。
  迫不得已,小新来到医院就诊。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郭承伟为其检查发现,小新不仅患有干眼症,眼球也发炎了。
  停用不合适的眼药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限制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新的病情才逐渐得到缓解。
  “类似小新的患者并不少见。”郭承伟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干眼症,顾名思义就是以眼睛干涩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干眼症的类型很多,简单来讲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因为泪液生产量不足引起的,二是因为泪液蒸发丢失太多引起的。
  “电脑族、手机族在干眼症患病人群中占比很多。”郭承伟说,眼球表面要保持一定量的泪液来湿润眼球,所以每个人都会眨眼,这样可以让泪液在眼球表面均匀分布,但是不健康的用眼习惯会打破这种平衡,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睁眼时间太长,泪液蒸发过多,就会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泪液的产生也会受到身体、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内分泌紊乱导致泪液产生会减少,也是干眼症的高发人群。如果夏天长时间处于密闭空调房间,空气流通不畅且干燥,也容易引起干眼症的发生。
“补水”是关键
不对症还可能伤眼睛

  目前,干眼症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种常见眼科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郭承伟介绍,干眼症的诊断,依托于患者的主观感受,还需要检查其泪液量和泪膜的稳定性。干眼症的危害远远超出想象,如果不及时治疗,眼睛会干涩、疼痛,严重者可引起视力下降,时间太久,还可能引发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如果有干眼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
  “补水是应对干眼症的一个常用方法,但它只是一个临时的缓解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干眼症。”郭承伟特别指出,很多患者在出现干眼的症状后,会自行购买眼药水,实际上,眼药水并不能随意使用,如果眼药水选择不合理,不仅不能治疗干眼,还可能引发其他损害。另外,瓶装眼药水中基本都含有防腐剂,长期滴用,除了药水本身对眼球的伤害,防腐剂对眼球也会造成很大的损伤,从而引起医源性的眼病。
  “引起干眼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炎症性的,还有些跟全身疾病有关,比如类风湿、干燥综合征和一些免疫性疾病等。”郭承伟指出,治疗干眼症,首先要找到致病原因,临床上往往是补水和对因治疗联合应用。如果是过度用眼造成的干眼症,需要从生活方式上进行改变,比如说在用电脑时中断五分钟休息一会儿,可以点一点人工泪液补水缓解一下,也可以向远处眺望放松眼球,尽量减少使用电脑、手机的时间;如果是因为炎症引起的干眼症,那就要进行抗炎;如果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首先要对全身性疾病进行治疗。
中医治干眼
这些代茶饮不妨试试

  干眼症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郭承伟介绍,干眼症在中医叫做“白涩症”,中医认为,和这种疾病关系最密切的脏器是肝脏。
  所谓“泪为肝液”,眼泪是肝脏生产出来的津液,由肝中的血液转化而来,所以中医强调不能过度熬夜,“人卧则血肝”,人在休息时血液就会储藏在肝脏当中,过度熬夜会导致肝脏藏血的减少。另外,不要过度用眼,“久视伤血”,用眼时间过久就会耗伤人体的血液。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相关的脏器是肾,肾司水液、藏阴,年老之后肾虚,所以分泌水液的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中医在治疗干眼症时往往采用补益肝肾、养血生津的办法。
  郭承伟告诉记者,中医治疗干眼症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是中药。中药内服,可以对患者的整个体质进行调理,从而增加泪液分泌。一些代茶饮,如枸杞、金银花、麦冬、决明子、菊花等,方便服用,也能增加泪液分泌。中药还可外用,比如熏洗眼表。除了药物以外,针灸在临床中也很常用。
  在日常生活中,为预防干眼症的发生,可适当多食用紫色的蔬菜和水果,如紫菜、蓝莓、紫甘蓝,同时黄色的食物,如玉米、胡萝卜等,也对眼睛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眼部按摩能缓解用眼压力,可以尝试一下眼保健操,简便易操作。按压丝竹穴(眉毛外侧端的凹陷)、攒竹穴(眉毛内侧端凹陷),轻揉睛明穴(内眼角稍微靠上一点)和承泣穴(瞳孔正下方、眼眶和眼球之间的凹陷),也可以轻揉太阳穴,坚持下来,对干眼症均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