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规范化有利于街头文化发展

齐鲁晚报     2020年06月15日
  其实,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并非济南首创,在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早已推行。
  为街头艺人办证,国内起源于上海。2014年,上海从100名街头艺人中甄选出8名有资质的艺人,进行专业培训后,向他们颁发了“上海街头艺人节目审核许可证”,8位街头艺人定时定点定式表演,演出内容必须与申报时相符。截至2019年,“持证街艺”已扩展到了14批250多位艺人,分布在全市8个地点。
  继上海之后是深圳。与上海模式不同,深圳采取了抽签模式,对表演场地未做太多限制。2015年4月,深圳集中组织街头艺人对次月场地分配抽签派号,第一轮确定抽签顺序,第二轮抽出场地位置;7月又相继对街头艺人颁发证书。
  而成都市则是公开向社会招募艺人,以动态化管理让艺人在街头持证上岗,以音乐类为主广泛开展街头演出。2018年以来,成都街头艺人表演已招录艺人7批、299组、371人,设立表演点位60个。
  “街头艺术表演规范化,无疑有利于街头文化的勃兴和发展。”济南民宿艺术馆馆长、社会学专家刘学斌认为,无论是专业剧场还是市井街头,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必要把所有街头艺人都默认为乞讨者、卖唱者,街头艺人也是艺人,他们也能为城市创造美”。
  山东大学社会学家王忠武认为:让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将促使济南街头表演实现规范化,“这也势必会给街头艺人带来压力,倒逼其加速成长发展,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
  “对街头艺人的态度,彰显了这座城市的包容与胸襟。”王忠武认为,即便对于没有能力取得许可证的街头艺人,城市也应包容,“规范化管理的同时,也应维护其他街头艺人的表演自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