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窝寻盐,几番沧海桑田

齐鲁晚报     2020年06月18日
  利津流行吕剧,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九龙             

  东营利津县有个盐窝镇,几乎所有外地人初到这里,都会问上一句:“你们盐窝产盐吗?”盐窝镇现在并不产盐,然而在历史上却是个名副其实的盐窝子。
  盐窝所在的利津紧靠渤海,自古得鱼盐之利,齐国就曾煮海为盐,开创东方霸业。利津古为滨州永利镇,金明昌三年(1193年)升格为利津县。这次“上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盐的功劳。
  早些年,这片土地一直沉在海里,在隋至唐末的300多年间,海岸线外延30余里,利津才形成陆地。直到金朝,这里拥有漫长的海岸线。
  当时,岸高水阔的大清河由此奔流入海,作为河运、海运的枢纽,利津的战略地位一下提升。除了升格为县,金朝政府还在入海口建了座海关码头,修筑土城,屯兵设防,这便是名镇一方的铁门关。
  元朝时,有鲍氏家族定居于今利津盐窝镇,形成村落,因地处洼地,得名“鲍家窝”。此时,南方的晒盐法传入山东,引发了工艺的变革。当地盐业生产不再单一依靠芦苇为燃料的煎盐法,而是晴天晒盐、雨天煎盐,既节省了燃料又增加了盐产量,生产效率大为提升。
  当时,鲍家窝周围尽是晒盐滩,居民以晒盐为生,盐场在此屯盐,并经大清河外运,故人们称之为“盐墩”“盐窝”。清初,此地设立了集市,随着清中期盐业迅速发展,客商纷至沓来,形成了繁荣街店,又名“盐窝街”。
  “盐窝”之所以敢称“窝”,是因为境内永阜盐场的存在。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利津开始正式设置盐场,分别为宁海盐场、丰国盐场和永阜盐场,并设立了“永阜场大使署”作为盐政管理机构。永阜盐场就在今盐窝镇。
  古时盐业官营,既是国家税收的重点,又是关系民生的要害,地位十分突出。有了正规军的名分,元明清时期,当地盐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山东境内盐场经历了一次关停并转,利津三个盐厂合而为一,组建起新的永阜盐场。鼎盛时,永阜盐场盐滩数量达到446个,规模居山东八大盐厂之首,名冠齐鲁。
  产量大,自然销量也好。永阜盐场所产食盐,除供应山东66州县和1卫外,还行销河南归德府所属8县。《济南府志》记载,当时历城县、章丘县、邹平县、齐河县、齐东县、济阳县、禹城县、临邑县、长清县、平原县等均掣配永阜场盐。每年有55万包盐从铁门关启运,顺大清河转京杭大运河外销,大清河一度被称为“盐河”。
  永阜盐场的食盐品质颇好,粒大、味厚、坚固、洁白,甚至有“为东盐精华所萃”的说法。清朝时,永阜盐场所产上品,曾供曲阜孔府邢盐专用。所谓“刑盐”是一种特制的虎形盐,用于高级祭祀。仅此一项,永阜盐场每年要提供5144斤盐。
  特殊的地理条件,促使盐业、渔业、海关运输业及商业兴起,历史上的盐窝,展现出一种迥异于内陆农耕文明乡镇的风采。“鼓捣笤帚乔家庄”“不透气的鲍王庄”“甜末啦嗦的黄家庄”“丁零当啷的十六户”“站在正面上的张冯”“杨柳坡担在锅沿上”……说起这些手艺村、工匠村,盐窝人总是如数家珍。
  由于是退海之地,盐窝的百姓祖上大多是移民迁徙而来。从明朝初年开始,山西、河北、河南、鲁西南的人陆续定居于此,同时把他们祖籍地的民间艺术带到了盐窝。
  鲍家窝擅长制作灶台锅盖,杨柳坡擅长制作箅子,张冯村擅长制作“家堂轴子”,乔家庄擅长制作笤帚,里八庄擅长制作鞭炮,黄家庄擅长制作糖瓜……可以说,几百年前,当地就实现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技”,过上了靠手艺吃饭的日子。
  然而,自然条件的变化,再次改变了这片土地的命运。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从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对永阜盐场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从那之后的几十年里,黄河“无岁不决,无岁不数决”。黄河每次决口带来的破坏力大,许多产盐地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比如盐窝、北岭、南岭、吕家洼、辛庄、十六户等,导致永阜场产盐量直线下滑。
  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的外祖崔家,曾是永阜的大盐商。崔氏先祖崔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到利津定居,盐窝镇的八里庄等地,就是崔氏先祖最早的定居地。
  崔氏先祖以盐业为生,逐渐做大。1855年黄河决口,河水刚好从崔家的盐场中间穿过,危在旦夕。按照惯例,如此大的洪灾,朝廷应火速筑坝救灾,但是,清廷正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哪还有这精力。
  无奈之下,经官府批准,财势雄厚的崔家凭一己之力,硬是修了一道45万土方的灶坝,与黄河周旋了40年。然而治标不治本,1895年,黄河再次决口,大坝决堤,崔家多年的苦心经营最终付之东流,此后举家迁到了北京。
  1896年,永阜盐场滩池仅存7个,名存实亡,所承担的供盐任务不得不改由官台、富国两盐场替代。1904年,黄河于利津薄庄决口,水由徒骇河入海,附近所有盐池淹没无存。次年,永阜盐场并入寿光王官盐场,从此盐窝和利津不再产盐。
  黄河在利津改道10次、尾闾变迁50多次,对两岸人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黄河虽然冲毁了盐卤之地,但是被水稀释后的土壤盐分降低,反而适宜种植农作物,永阜盐场滩池慢慢变成了沃土。
  清光绪中期,盐窝芦苇深处渐有垦户出入。此后,官府出面迁民安垦,在盐窝设垦务分局,分为仁、义、礼、智、信五路,办理丈放土地之事。利津、沾化、广饶、寿光等县的贫民纷纷前来垦殖,从此当地百姓转型发展农业。
  水患不除,难以为家。盐窝境内大多一片坦途,而在南岭子至北岭子一带,却是一片高地,呈南高北低形态。所谓的岭子,其实是古时黄河的废坝。岭子西边大都是红黏土地,岭子东边为古盐滩,土质沙碱。
  百姓自发围绕这片高地聚居,绵延竟有十里之长,俗称“十里长巷”。依托这一特殊的景观,当地正在打造“非遗文化传承一条街”,新近建起的戏楼,成为周边村民的文化休闲宝地。
  利津流行吕剧,当地百姓叫“唱扬琴的”,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吕剧的形成,和黄河水患是分不开的。俗话说“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为了糊口养家,闹荒时,村民就外出逃难,沿街要饭。
  他们一边演唱家乡小曲,一边乞讨,并且融合了多个村子的说唱艺术形式。后来,演出形式不断革新,由家门口或院子里唱,再到地面上摆场子化装一唱,形成了新剧种。在当地,上了年纪的村民几乎人人都能唱几句,举办婚礼时更是有唱吕剧的习俗。
  如今的盐窝镇已经不产盐,倒是肉羊养殖规模不可小觑。鼎盛时,全镇肉羊养殖户达1300多户,年出栏量近200万只,是当之无愧的“山东肉羊产业第一大镇”。
  海洋变陆地,盐窝变“羊窝”,真叫人感叹不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