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价跌跌不休低谷期难判断

紊乱的蛋周期

齐鲁晚报     2020年06月27日
编者按
  如果从去年10月的蛋价最高点算起,到现在,蛋价已经下跌了7个半月。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规律的蛋周期多了些变数,即便是在行业摸爬滚打20余年的从业者也对这波养鸡“熊市”充满了不确定。然而,在畜禽规模化养殖不断涌现的当前,新的巨头却没有停下抢滩的脚步。本期新经济周刊推出特别策划,在蛋价跌跌不休之时,看山东禽业如何风云再起。

  2020年6月,夏收夏种的忙碌充斥着辽阔的鲁中平原。
  淄博华丰源禽业有限公司会议室内,厂长赵永升与动保销售员范振华、技术员华延伟以及鸡苗商王飞再一次因“跌跌不休”的蛋价而聚到一起。老板李丙河也是眉头紧锁,这个与鸡打了21年交道的山东汉子早已嗅到危险的气息。
  “我还不改行。”他咬着牙说,一定要撑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只是在早已紊乱的养殖规律前,“李丙河们”也不确定“那一天”究竟何时到来?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冯冬宁           

30亩的养鸡舍
一天亏一万元

  在赵永升看来,如今的蛋价正让老板李丙河陷入一场现实焦灼之中。“目前,鸡蛋批发价已跌到年内低点,每公斤4.8元-5.0元。”他说。
  5月31日,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山东鸡蛋价格近期创年内新低。来自山东畜牧部门监测数据,5月18日至24日山东省鸡蛋销售平均价格为5.98元/公斤,同比回落33.03%。
  彼时,山东省畜牧总站高级畜牧师胡智胜分析表示,短期内鸡蛋价格以震荡为主,可能继续下降。
  专家们所说的“可能”很快在这个6月应验,“蛋价年内新低在不断刷新……”李丙河证实。
  这不仅仅是山东,来自卓创资讯的监测数据显示:6月第二周,全国鸡蛋平均出厂价报5.01元/公斤,环比上周下降2.15%。
  对此,卓创资讯鸡业分析师牛磊说,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蛋鸡养殖亏损为每只27.66元,“短期内蛋鸡养殖或难以扭亏为盈。”
  这让李丙河叫苦不迭。占地30亩的鸡舍内,抛开5万只育成鸡不提,单论日产蛋量为13500公斤的25万只蛋鸡,“目前,我们养殖成本是每公斤鸡蛋5.6元,但市场价才4.8元-5元/公斤,这也就是说,如今卖一公斤鸡蛋要赔个七八毛,1.35万公斤鸡蛋,一天就亏8000元-10000元不等。”
  鸡蛋现货价格不断下跌,反映市场预期的鸡蛋期货价格也不乐观。6月1日至6月11日,鸡蛋期货7月合约跌幅达11.6%,最低至2868元/500千克。6月11日当天,其跌幅达2.10%,报收2892元/500千克,创下2017年7月18日以来新低。
只半年多就拦腰斩
蛋价多次上演过山车

  李丙河的记忆中,此轮蛋价开启下滑通道之前,是长达两年半(2017年下半年-2019年全年)的价格飘红时段。“最高峰时,每公斤鸡蛋突破10元大关,并在2019年‘国庆节’前后达到历史高点每公斤11元。”他说。
  然而,目前,与去年波峰时相比,鸡蛋价格已经腰斩。
  堪称“过山车”的价格波动在李丙河长达21年的养鸡历史中,多次出现。
  1999年,李丙河从两万元贷款、1000多只鸡起步,开始了养鸡、喂鸡、捡蛋、卖蛋的日子。此后4年,他的养鸡厂不断扩大,从最初1000多只到数千再到上万只……2003年,规模化养殖思路的持续下,华丰源前身——丙河养殖厂成立,蛋鸡数量不断增加。
  步子大了难免摔跤,2003年,非典来了。
  李丙河回忆,市场最为惨烈时,蛋价一度低到“10元钱3公斤都不一定卖出去……”
  “非典”过去,半年后,蛋价、鸡价如同坐上火箭般上蹿,李丙河赚了个盆满钵溢。
  养殖盈利高企造就的行业跟风很快让李丙河他们尝到了苦果。2005年前后,行业的低谷就此来到。此后的10多年间,暴涨暴跌的片段在养鸡行业从未远去,比如2006年—2009年、2013年-2014年等。
蛋价的长期“飘红”
蛋鸡产能急剧扩张

  蛋价“过山车”让李丙河收获了波峰时的喜悦,也尝遍了波谷时的苦涩。
  近年来,最为苦涩的是蛋价在2017年清明节前后一度跌至3.8元/公斤。他说,即便是那时,他也不曾迷茫。因为,21年养鸡经历早已让他深谙“蛋价下降—蛋鸡存栏减少—蛋价飞涨—蛋鸡存栏扩张—蛋价下降”的养殖逻辑。所以,当时的历史低价,他也坚信,黎明很快就会到来。
  果不其然,一切从2017年下半年拉开序幕。此后的两年半里,“蛋价+鸡价”踩着“市场存栏量少以及猪肉市场突发事件”的肩膀一路飞涨。
  从山东禽业上市公司年报中可以窥出一斑。
  民和股份2019年年报称,是年,公司营收32.76亿元,扣非净利润16.08亿元,同比增339.16%;益生股份也于同年创下历史最好盈利年度:实现营收35.84亿元,同比增143.26%;归母净利润21.76亿元,同比增499.73%。
  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国内蛋价应声而落,直至跌至目前的“5元/公斤”。
  在李丙河看来,此前长达两年半的蛋价“飘红”是造成市场蛋鸡产能急剧扩张的根本因素。
  卓创资讯统计,5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为13.566亿只,同比涨幅12.07%。日前,《华夏时报》引述芝华数据研究员魏鑫的话语称,总存栏量在5月达到高点;正在产蛋的蛋鸡,由于鸡龄结构的年轻化,预计产蛋量会在6至7月达到高点。
  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南方梅雨季到来,李丙河等人至少目前还未看到蛋价止跌的迹象。
疫情仍未完全消弭
禽业规律愈加紊乱

  “如果仅仅只有蛋鸡存栏过剩就好了……”李丙河说,参照前述养殖逻辑,长期来看,持续杀跌的蛋价一定制约未来蛋鸡产能。但问题是,在公共卫生事件仍未完全消弭的当前,这一“长期”究竟有多长?
  对此,跟随李丙河在山东禽业市场搏击多年的赵永升有着深刻的认知。他说,2017年上半年H7N9疫情导致全行业深度亏损现实与此后猪肉市场的突发疫情叠加,加上非市场化因素的价格干预,原本一年的蛋、鸡价“飘红期”被拉长到两年半。如果再算上近年来“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的调控,目前蛋价“低谷期”究竟持续多久,谁也不无法判断。
  事实上,相对于无法确定长短的低谷,赵、李更为担心的是,与猪肉市场一样,那个“3年小周期,5年大周期”的禽业规律日趋紊乱。
  愈发紊乱的规律下,赵东升他们经历行业的大起大落:每次剧烈波动后,“落桥者”满地。
  “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市场相对平稳,这样,大家不至于行业大好,一拥而上;行业低谷后,惨剧频发。”李丙河说。
  李的观点得到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淄潍地区销售负责人范振华、淄博养殖技术员华延伟以及河北鸡苗商王飞认同。
  他们说,目前禽业市场的剧烈波动早已传递至动保、技术以及鸡苗市场。相对于前两大市场入行者减少外,鸡苗市场更惨,“行情不好时,养鸡户捂死鸡苗的事件时有发生。”王飞说。
饲料价格波动
带来不利信号

  蛋鸡养殖规律紊乱的同时,疫病和饲料价格的巨幅波动也是禽业上空的两座大山。
  首当其冲的就是疫病。李丙河说,长达21年养鸡历史中,他经历了H1N1、H5N1、H9N2、SARS、H7N9等风浪。每一次风浪的袭来,都是一场考验。
  但不是所有的养鸡同行都如李丙河一样幸运。在淄博欣鑫养鸡场老板王鑫的记忆中,2013年那场H7N9,他们鸡场的蛋鸡成麻袋地死,成麻袋地扔……
  这样的片段似乎并未阻挡每次“市场重创”后的价格暴涨,然后诱使养殖户们疯狂补栏。
  当然,饲料价格的巨幅波动也从未间断。李丙河说,对于养鸡来说,70%的成败取决于饲料价格。以2014年年底前后为例,当时玉米价飙至1.4元/斤背景下,豆粕、麸皮价格一路飙涨,“那时,即便是蛋价走高点,也是喂一天赔一天,更何况,蛋价很多时候,并不能让人满意。”
  如今,这样的片段似乎又正在重演。赵东升说,上周,他们玉米到厂价(注:本地通货,水分14%以下)破两元大关,报2.18元/公斤。
  对于“李丙河们”来说,这是不利的信号。
  当上述信号与紊乱的规律叠加,为规避风险,李丙河除敦促赵东升与产业上下游加强产业链沟通与协同外,也趁着玉米低价位,囤了将近1000吨玉米,“这些都是拌好的,25万只鸡能坚持两三月吧。”
  但3个月后呢?李丙河暂时未知。
  淄博华丰源禽业的鸡舍内,养殖人员在忙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