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13日
排查风险隐患做好防大汛救大灾准备 全省防汛工作调度会及应急力量防汛备汛工作座谈会召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玉岩         汛期平均降水较常年偏多两成 强化人员转移避险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1月1日8时至7月10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303.1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19%,比去年同期偏多97%。入汛以来(6月1日8时至7月10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124.6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9%,比去年同期偏多51%。   据气象部门预测,汛期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两成左右,鲁西、鲁中可能偏多两到五成,出现极端气候事件的概率增大,局地强降雨多发,暴雨引发洪涝、山洪和城市内涝风险大,可能有1~2个台风影响我省及邻近海域。汛期全省降水量呈西多东少的异常分布,鲁西北降水量较常年异常偏多,大汶河流域、沂沭泗流域发生洪水可能性较大,鲁西、鲁南地区发生内涝可能性较大。我省防汛形势复杂严峻。   人员转移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会上提到要提前落实好撤退道路、交通运输、对口安置、生活安排、医疗保障等具体措施,实行包保制度,确保群众撤得出、安得好、稳得住。特别要关注低洼易涝区、头顶库威胁区、山洪地质灾害隐患区、学校、养老院、老旧小区、旅游景区、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人员转移工作,尤其是落实好老幼病残人员等弱势群体的转移帮扶措施。       主汛期到来前,对各类风险隐患进行再排查   会上提到,要利用主汛期到来前有限时间,对各类风险隐患进行再排查,重点对水库河道、城乡危房、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在建工地、简易工棚、化工园区、工矿企业、非煤矿山、旅游景区、近海养殖、高空构筑物等隐患排查,落实好防风防雨防潮防涝措施。要加强对电力、交通、供水、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城乡低洼地区、地下空间、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防洪安全。突出做好强降雨、台风、山洪、内涝和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对危险地区域要设立明显警示标志,落实应急转移避险措施,提前组织人员转移避险。   同时,强化会商分析研判。规范和加强防汛会商,组织气象、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应急、海洋、消防等部门单位和专家做好会商研判工作。每周要进行日常会商,遇强降雨、台风等重要天气过程时,要加密会商,发生较大以上汛情、险情时,要组织紧急会商,提出有针对性对策建议。   根据天气变化、汛情险情发展和部门会商意见,综合分析研判形势,按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及时发布预警、启动响应。   根据预警信息,对重点部位要提前预置抢险救灾队伍和物资装备,做好随时投入抢险救灾的准备。      1142支抢险队伍 各级应急力量防汛备汛   洪涝灾害往往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一旦发生重大险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且容易引发次生灾害事故,处置难度极大。各应急救援力量必须综合考虑汛情灾情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快速高效组织开展救援。   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国家队和主力军,要统筹研判全省汛情灾情发展态势,提前将救援力量预置到位,做到“力量跟着汛情走,救援抢在成灾前”。灾情险情发生后,要闻“汛”即动,冲锋在前,全力开展抢险救援。   另外,19个省级专业应急救援中心是灾害事故救援的专业骨干力量,在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救援方面具备过硬实力,要充分发挥在侦测搜寻、安全巡护、危化品处置、应急排涝、地质灾害救援等等方面的业务强项,在保障所属单位安全的基础上,预留跨区域增援力量,随时做好支援准备。   防汛抗旱专业队、工程机械队是依托有关工程施工企业、行业组织建立的专业处置力量,负责提供技术人员、重型机械、专用装备等方面的支撑保障。各方面航空力量和有关通航企业,加强值班值守和飞机检修保养,一旦需要,迅速飞赴灾害现场。社会救援队伍要主动对接属地政府和应急管理等部门,按照统一指挥做好群众转移、人员搜救、物资运送等工作。   目前,各级共落实抢险队伍1142支、抢险队员12.62万名,可调度使用M-26等大中型直升机6架、H135直升机3架。   当前山东正值主汛期,还有10天就将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阶段,可以说防汛备汛工作进入了最要紧的关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要求,调度全省应急救援队伍防汛备汛工作情况,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推动应急救援队伍全面做好防汛备汛准备工作,7月10日上午9时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召开全省防汛工作调度会,下午2时30分召开全省应急力量防汛备汛工作座谈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