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年报,3.2%意味着什么

中国经济自我调整能力强,下半年持续恢复有支撑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17日
  新华社发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3.2%。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这个转正来之不易。如何看待3.2%的增速?如何观察中国经济“半年报”?
经济运行稳步复苏
凸显巨大韧性和潜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1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能够在短时间有效控制疫情,实现经济由降转升,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殊为不易,这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同时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综合施策的效果。”刘爱华说。
处于恢复性增长
回归正常水平仍需努力

  尽管二季度增速转正,但从上半年来看,同比依然下降1.6%。同时也要看到,上半年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等主要指标仍处于下降区间。
  “二季度的回升增长仍然属于恢复性的增长。疫情冲击的损失尚未完全弥补,推动经济回归正常水平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刘爱华说,当前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扩散,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将继续发展演变,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压力。
  以就业为例,受疫情冲击影响,今年就业压力较大。刘爱华介绍,大学生失业率创同期新高,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下降,求职面试都受到一定限制。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20至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主要是新毕业大学生,调查失业率达到19.3%,比5月份上升2.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3.9个百分点。
意味着下半年
经济复苏有基础

  “从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各个经济指标回升情况看,下半年经济的持续恢复是有支撑的。”刘爱华说。
  上半年经济稳步复苏为下半年持续恢复打下坚实基础。刘爱华分析,很多指标在3月份以来都出现了明显回升或者降幅收窄,这种运行态势表明,总体上疫情冲击可控,而且中国经济自我调整能力比较强。
  上半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采取了财税方面的支持、金融方面的支持以及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这些政策目前已经见到成效。这为下半年更好地应对疫情冲击积累了经验。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分析,在疫情不大面积反弹的基准假设下,下半年全球经济渐进复苏,中国快于欧美。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大幅反弹,四季度或升至6%左右,明年将进一步上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月24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指出,中国经济正在从第一季度的急剧收缩中恢复,2020年增长率预计为1.0%,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
  “当前境外疫情仍在快速蔓延扩散,国内的需求恢复目前仍受到一定的制约,稳企业、保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刘爱华认为,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为何能迅速由负转正
  在疫情的冲击之下,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而进入二季度,中国经济很快实现了由降转升的“起跳”,同时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殊为不易。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为何能率先由负转正?
  这跟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有直接关系。
  “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符合市场预期。”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中国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实现了全面复工复产,取得明显成效。
  刘爱华认为,中国经济自我调整能力是比较强的。我国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超大的市场优势,这些优势在下阶段仍然会有效应对疫情冲击。
  在疫情期间,催生了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包括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能施工、无人配送等,这些新模式有效地化解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堵点、难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这些新产业形成了更多增长极。
  温彬分析,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回稳复苏、转型升级。
         据新华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