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给居民发集体“红包”134.4万

看韩家居党支部书记张建国是如何带领群众富民强村的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17日
  张建国在村办企业秉鸿汽车维修救援服务中心指导工作。
  张建国走访韩家居老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秦文佳   
  韩家居地处济阳老城区,共有居民91户,350人,原来管理混乱、人心涣散,村集体负债17万余元,是不折不扣的“后进村”。2000年,党支部书记张建国临危受命,面对负债累累的“烂摊子”,他敢于动真碰硬,直面问题要害,理清思路、规范管理、立足实际、担当作为,围绕“如何带领居民走上致富之路”创新性地开展工作,逐步扭转局面,打开工作思路。现在的韩家居政通风清、人心思进,摇身一变成了村强民富人心齐的“示范居”,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省级文明社区”、“济南市经济强村”、“济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截至2019年,韩家居集体收入连续十年突破100万元,现有居账达2000余万元,居集体固定财产5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2.8万元,户均存款高达40余万元,居民收入可观,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是人人羡慕的和谐富裕居。党支部书记张建国也因此被授予“省优秀共产党员”、济南市“十佳发展集体经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并先后当选济南市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人大代表,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区“敬老模范”。
  雁飞成型有方向,全靠领头雁。韩家居的腾飞与党支部书记张建国这只奋飞的头雁是密不可分的,张建国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为韩家居的发展建设呕心沥血,聚焦“产业”一条主线,作为发展根本动力,夯实发展基础,树新风、强治理、惠民生……全领域覆盖,强化服务宗旨,让居民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聚焦产业主线
当好经济发展“开路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村集体债务包袱都摆脱不了,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张建国上任伊始就将重点毫不犹豫地放在了经济发展上。他深知“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道理,便把建立和发展村办企业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重点,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市场、居民、区域优势,乘势而上,多点发力。
  充分利用本居居民长期以来从事建筑业传统优势,通过兴建建材专业市场,就地安置本居群众就业,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实现了群众增收与集体增收的“双赢”。通过居民入股的方式,建起了预制厂和涂料厂,并以出租土地的方式,引资兴建了区内最早的专业建材市场,带动本居群众就业70余人,年增加集体收入100多万元。
  充分利用本居“城中村”优势,积极做好“以地生财”文章,实施闲置土地资产嫁接,使其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切实增加集体收入。成立济南金利置业有限公司,利用本居废弃地,开发建设了韩家小区住宅楼4栋,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还实现居集体增收900余万元。针对土地长年闲置问题,经考察后与济阳区交警大队达成协议,由集体出资200万元,利用居内闲置的一处占地20余亩的土地,成立了秉鸿汽车维修救援服务中心。一方面对事故车辆进行看管与存放,另一方面开展救援服务,具体负责济阳辖区内车辆事故拖运工作,解决120余名群众的就业问题,实现集体年收入50余万元。
  挖掘市场优势,发展租赁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以开发建设的1万余平方米的沿街商业楼为依托,大力发展以商贸、食品、物流为主的租赁经济,为个体工商业发展创造了摇篮,租赁经济年集体收入达100余万元。
改造陈旧住房
让群众住上了“小洋楼”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张建国把带领居民过上好日子当做奋斗目标,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千方百计让居民真正受益。
  为改善居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张建国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对原来的陈旧住房进行了改造,建起了30多幢三层别墅楼,让群众也住上了“小洋楼”,并在纬四路北首建起了近2万平方米的多层住宅楼,使其余全部居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内。同时,对居里的道路进行了硬化,家家安装了天然气、空调,居民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为全体居民缴纳合作医疗保险金,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居委会都有相应数额的助学金,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按照每人4000元的标准进行集体分红,每年向居民发放集体分红134.4万元,已经持续了十个年头。
  居民的钱袋子鼓了,思想却依然因循守旧,为了使居民与时俱进,变换思想,自2018年5月1日起,到2019年4月30日止,凡年满18至65岁的本居居民,走出国门可获得每人5000元的补助。到截止日,全居共有60%的居民到国外参观学习,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为避免聚集和外出,韩家居集体出资10万余元为居民购置蔬菜、油、面等10种生活必需品,由张建国率领党员干部挨家挨户送到居民手中,使居民感受到了党的温度,切实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培树文明乡风
当好文明村居“掌舵人”

  文明的乡风和有效的治理为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创造了条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张建国始终认为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一面镜子,只有以上率下发挥引领作用,干群齐心协力,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60岁的张建国,通过打拼让父母过上了“富而美”的幸福生活,是闻名乡里的大孝子,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将“小孝”变成“大孝”,在村务工作中,始终将关系老人的事情放在首位,从重阳节聚餐到1000元老龄补贴,从为老人查体、购买保险到集体出资的祝寿、外出旅游,无一不体现了对老人的浓浓的爱与关怀。
  为了解决随时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党支部书记张建国牵头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小组,排查纠纷,化解矛盾,突出了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作用,特别是在2018年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党支部仔细钻研政策,带领党员耐心细致地做拆迁户的工作,仅用5天时间,就使得60个拆迁户全部签订了拆迁协议,拆迁工作顺利进行。这些年来,韩家居无一人上访,无一户不满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