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双电源、双主变,发展瓶颈破除了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17日
城事
2020年7月17日 星期五 编辑:褚思雨 组版:曾彦红 校对:王博文
新闻
找记者 上壹点
B03
  优化电网布局
护航县域发展

  7月11日,在泗水县杨柳镇,一座崭新的220千伏变电站矗立于此,数条新建的银色线路格外耀眼,擎起了一方乡村振兴的能源架构。这项刚竣工投运的工程叫杨仓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济宁东部电网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因建设质量高、投运速度快,而被当地人称为“功勋工程”。
  “2020年是泗水电网飞速发展的一年,上半年,公司先后完成了220千伏杨仓输变电工程、110千伏送出工程、110千伏中兴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的送电任务。”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副主任张建峰介绍,至此,泗水县所有变电站均实现了“双电源”“双主变”运行,全面优化了电网主网建设布局。
  2019年12月19日,杨仓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杨柳镇、中册镇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是济宁东部地区重要能源通道,工程投运后能有效解决110千伏线路重过载等问题。
  110千伏中兴变主变增容工程是另一项重要的电网建设工程,两项电网建设工程“叠加”施工,为施工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计划不调、任务不减、目标不变”。110千伏中兴变主变增容工程投运,有效解决了原站运行年限长、夏季高温期间负载率高等问题,大大提升了泗北新城及周边乡镇的供电可靠性。
  “发展精品民宿是我们镇带动集体和农民增收的路子,以前电压低,大功率电器带不起来,现在好了,我们的民宿空调、热水器、冰箱、电脑一应俱全,条件堪比星级酒店,来住宿休闲的客人也多了起来,村民增收明显。”泗水县东仲都镇党委书记李宝玉说,电网结构的优化,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用电瓶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电力支撑。
连续奋战60天
他没睡个安稳觉

  每天清晨6点,圣源电气工程公司项目负责人王安鹏准时带着党员突击队赶到220千伏杨仓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30多名施工人员在各自的工位上不停地忙碌,步入“知天命”之年的王安鹏坚持与党员突击队队员“并肩作战”,边查看工程质量边手拿施工图纸进行商讨。10名线路专业的“天行者”,背负数十斤的施工装备登塔架设。他们在50多米的高空中,头顶烈日,仅用7个小时就完成了110千伏杨泗线420多米跨泗河高空线路架设任务。
  从工程开工到投运,王安鹏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为防止施工人员中暑,他们对作业时间进行调整,采取‘抓两头、避中间’,避免烈日暴晒,避开高温时段。高温作业时,为每个人准备了人丹防止中暑。“有的同志每天早上6点开工,晚上8点收工,等返回单位整理好当天的施工资料,精心制作完第二天的工作票时,常常已经到凌晨了。”王安鹏说,连续60天,他们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220千伏杨仓输变电工程量显示,需立铁塔102基,架设线路30公里,线路跨越铁路280多米,两处跨越泗河840多米。工程工期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项目组全体人员齐心协力。期间,疫情造成供应商原材料采购及用工困难,交货期被迫推迟一个月以上。3月底,工程复工后,项目组负责人孙涛立即对工程物资开展催缴。公司副总经理冯磊亲自指挥项目进程,第一时间争取到市公司项目中心及物资部的支持,组织三组人,分赴青岛、枣庄、杭州等地,开展驻厂催缴,最终保证了物资到货和施工进度配合良好。
“支部建在连上”
党旗在一线飘扬

  3月26日,“泗水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突击队授旗仪式”在110千伏中兴变举行。工程现场“坚持党建统领,创建精品工程”的标语格外醒目,共产党员突击队旗帜迎风招展,佩戴口罩、着装整齐的工程建设者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总经理洪军向工程临时党支部党员突击队授旗时,勉励党员同志在重点工程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落实“党员双带头、质量争第一”要求,把好安全和质量关,带动参建人员创先争优,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完成。
  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党委坚持党建融合,做到中心工作在哪里、基层党组织作用就渗透到哪里。充分发挥党员突击队“挑大梁”作用,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工序有党员盯着,关键环节有党员把着”。将党员责任细化、量化到施工安全、质量、工期、工艺、物资催货、疫情防控和文明施工全过程。
  “我们在重要工程现场建立临时党支部,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让党旗在工程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工程一线闪闪发光,让党员战斗在最关键的地方。”泗水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岳卫国表示,作为党员就要带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建最好的工程,全力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文/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晋森 通讯员 闫红鹏

  220千伏杨仓输变电工程、110千伏中兴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110千伏送出工程……济宁东部电网改造工程相继完成。自此,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让泗水县所有变电站均实现了“双电源”“双主变”运行。
  已经建成的杨仓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中兴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
济宁文旅“一会两院”揭牌 全市文旅行业发展再添新智慧支撑平台
  本报济宁7月16日讯(记者 王博文 康岩) 16日上午,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举行“一会两院”成立大会。会上,济宁市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会、济宁市孔孟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济宁远景研学旅行研究院揭牌,这也意味着全市文化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智慧支撑平台。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文化旅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全市文化旅游业呈现出发展壮大的态势。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可在致欢迎辞时表示,“一会两院”的成立必将为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全市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弢在致辞中说,“一会两院”的成立是推动济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大事、喜事、盛事,未来将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会、研究院是干事创业、共同发展、互进互学的平台,也是党委政府联系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的平台。希望“一会两院”借助组织优势、人才优势、活动优势当好党委政府的帮手,当好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的舵手,当好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的旗手。
  近年来,济宁市大力实施文旅突破战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建设了一批创新性、先导性重大工程,当前文化旅游融合正向纵深推进。济宁市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会会长刘学恩表示,将通过促进会这个平台恪尽职守、务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促进会将代表和维护文化旅游行业的共同利益,维护行业公平竞争,在会员与政府间搭建桥梁,加快实现文化旅游行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集聚资源、增加效益、激发活力,促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济宁市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会在会上为特聘文化旅游专家和智库专家颁发聘书。“两院”为济宁市孔孟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孙小荣、济宁远景研学旅行研究院院长陈燕军颁发聘书。
  大会还举行文化旅游产学研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济宁市孔孟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签约,济宁市孔孟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与济宁学院文化传播系签约。济宁市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会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阿里力石科技有限公司签约。

儒风少年网上夏令营 带孩子感受儒家文化
  扫码看视频。
  本报济宁7月16日讯(记者 王博文) 14日,由中国侨联主办,山东省侨联、济宁市侨联承办,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协办的“亲情中华 为你讲故事"山东儒风少年网上夏令营开营。
  本次夏令营办营时间为7月14日-7月28日,旨在帮助广大海外华裔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儒家文化,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在夏令营里,将讲述《三国演义》《三字经》《西游记》《安全帅小队》的系列故事,每个故事都设计了小任务。
  此外,中国侨联副主席、山东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兴钰还为营员们讲了开营第一课《守望相助》。
  “产生于先秦时代的‘守望相助’思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一种传统观念,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开办网络夏令营,让大家在疫情防控期间继续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华文化、抗疫知识,是我们在新时代对守望相助的一种阐释。”
  济宁市侨联主席王新颜表示,济宁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家不能亲身来到济宁,但我们制作了《论语》名句故事,在中国侨联统一推送的小故事的基础上适时发给大家,希望大家在网上同样能体会和感受到儒家文化的魅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