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小车卖油条无风风筝获设计专利

禹城这位“农民发明家”挺拉风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17日
  “油条、油条……请您扫码支付,或者把钱投入保险箱。”近日,在禹城市莒镇大郑村,一辆无人驾驶的售卖小车成了稀罕物。
  从无风风筝、马头琴,再到刚上路的小车,发明者赵学才也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咱没啥文凭,就凭着一股钻研劲儿搞点小发明,目前山西顾客一万元采购一台小车。”看着自己的作品带来的效果和收益,赵学才侃侃而谈。


  ▲赵学才调试小车。

◤村民购买油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金刚 通讯员 庞占英

  
闲赋在家搞发明
杂物间成了“百宝箱”

  “你们是来看卖油条小车的吧?前面胡同往里走,他在家。”7月15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禹城市莒镇大郑村,一进村便有村民打着招呼。
  顺声而寻,在赵学才的院子里,无人驾驶的小车让人眼前一亮:方正透明玻璃柜前后被涂成了红色,温馨提示牌和微信支付码张贴前方,投币钱箱固定后方,和扩音器相邻,打包成袋的油条放入其内,扫码或者投现金后,柜盖便可打开,顾客自行取出。
  “偶然在视频中看到有人用玩具车出门买馒头,大受启发,觉得自己也能尝试下。”小车主人赵学才今年41岁,此前在北京从事装修工作,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闲赋在家,爱好发明的他便开始琢磨着找点事干,“三月份有了想法,着手设计和制造了”。
  说干就干,家里的废物间就变成了“百宝箱”。“车身是我女儿淘汰的玩具车,车架子是家里做铝合金门框剩下的材料,摄像头是淘汰的手机,喇叭是父亲卖豆腐皮时用的,甚至用我媳妇的牛皮包做了车盖。”就这样,赵学才将家中能够利用的都用上了,“用的全是家人的淘汰物品,也算是全家总动员了。”
  “制作外壳考验动手能力,但让小车动起来则脑力必须得过关。”实现小车的无人驾驶功能才是重中之重,对于仅有初中学历的赵学才来说,写程序代码成了瓶颈。“遇到不懂的就去网上查询,找课程学习,为了一个信号不好的问题,从镇上到市里寻办法,总算解决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份,无人驾驶小车成功上路。“多个通宵总算没白熬,现在小车不受距离限制,只要有手机信号就能开起来。”看到成果,赵学才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炸油条、烤披萨
无人售卖小车开上街头

  小车顺利开出,能做些什么成了赵学才接下来思考的方向。“疫情防控期间提倡无接触购物,就想着为村民做点贡献,通过考察,发现售卖油条是个好出路,不仅方便大家,还能有点收入。”赵学才说。
  “之前光吃油条,自己动手做还真是个头疼事,用料、配比、油温等过程都是学问。”谈起炸油条,赵学才坦言难度系数很大,为了保证制作规范和安全,自己特意花费1000余元找师傅学习,还添置了专业设备。
  6月下旬,赵学才的油条铺开张,自己在家操控,油条被装进无人驾驶的小车沿村售卖。“一开始仅有年轻人图个新鲜,后来大家觉得不仅方便,吃着还不错,纷纷购买。”慢慢的,“油条,油条,请您扫码支付,或者把钱投入保险箱”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成了村里的一道别样风景。
  “目前我在学做披萨,近期村民就能品尝到不用烤箱的披萨了。”赵学才说。

酷爱发明大作频现
万元小车远售山西

  其实,作为村民口中公认的“人才”,好学习,爱钻研的赵学才远不止无人驾驶小车一项发明。走进他的“工作室”,除了各式各样的制作工具,屋里满满当当的放了很多新鲜玩意:马头琴、遥控滑翔伞、无风风筝……
  “无风风筝还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从防水油墨到轻便用布,再到图案,都是自己琢磨成的,因此我也开了网店,取名‘碳鹰匠人’,风筝销量特别好。”赵学才说。
  无人驾驶小车视频发到了网上后,便有不少意向客户咨询考察。“前几天一位山西客户付了一万元订金,要求为他们制作一辆,用于公司宣传。”一次发明,赵学才并不满足,“下一步继续完善,二代无人车会更加漂亮、实用。”
  “不去外地打工了,父母年越来越大,在家种种地,搞点小发明贴补家用,扎根农村,这样也不错。”对于未来,赵学才决定“卸甲归田”,但发明创造不会停歇。
公交101路、109路 延时运营时间
  本报德州7月16日讯(记者 李梦晴 通讯员 董昌信) 为进一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不断提升全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自7月18日,德州公交将对101路、109路两条公交线路末班发车时间进行延时调整。具体运营情况如下:
  101路线路首班时间不变。末班时间调整为:火车站公交换乘中心,末班19:30;陵城区汽车站,末班19:30。
  109路线路首班时间不变。末班时间调整为:火车站公交换乘中心,末班19:30;陵城区黑马农贸市场,末班19:30。
  望市民及时关注线路调整信息,详情可通过“德州智能掌上公交App”查询线路信息或拨打公交服务热线0534-2321111进行咨询,以便于您的出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