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东港区聚力发展城市经济——

楼宇成为筑巢引凤“梧桐林”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17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永斌                

  以楼聚产、以产兴城。日照市东港区聚力发展城市经济,楼宇成为筑巢引凤“梧桐林”……
  东港区以中央活力区开发建设为重点突破口,以平台搭建、项目建设、产业培育、项目招引为重点攻坚方向,努力克服疫情对服务业发展严峻考验,大力发展以楼宇经济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楼宇经济发展呈现项目增多、体量增大、效益增加、品质提高、业态丰富、区域聚集的良好态势。
  谋定方向
在“城市经济”上攻坚突破

  滨海、临港、驻地,作为日照市政治经济中心区和黄金海岸所在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东港尤其是其城市区域寸土寸金。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长出更大的效益?如何向城市的“空间”和“高度”要产能?
  东港区委书记王世波认为,要在“城市经济”上攻坚突破,城市经济是东港的“命根子”,围绕打造“载体”,要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为此,东港区成立了城市经济工作专班,全面梳理国家和省、市支持城市发展的政策措施,精准制定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扶持办法,强化政策集成,促进资源集聚,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东港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岩表示,作为驻地区、主城区,城市是我们最大的资源、最大的优势、最重要的平台,专班坚持东西统筹、全域协同,以中央活力区开发建设为重点突破口,以平台搭建、项目建设、产业培育、项目招引为重点攻坚方向,努力克服疫情对服务业发展的严峻考验,大力发展以楼宇经济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划定重点
构筑筑巢引凤“梧桐林”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一个个创新创业的平台,共同构筑成了筑巢引凤的“梧桐林”。 
  山东智慧云海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今年5月份入驻位于天德海景城的海曲科创中心,主要经营海洋智能仪器仪表、海洋监测设备、水下机器人远程智能监控等设备。公司副总经理王贤金说:“优质的办公环境、贴心的服务支持,让我们有回家的感觉……”
  这里还“驻扎”着山东黄海科技创新研究院等机构、企业。山东人工智能研究所、山东电液控制研究所、先进系统控制研究所、物联数字技术研究所等“省”字号专业研究机构已经入驻。
  鲁班是中国建筑业的鼻祖。离着海曲科创中心不远,有一座以“鲁班”命名的鲁班科创大厦。楼如其名,这里“瞄准”了建筑业创新发展企业,拿出了差异化“零房租政策”、企业贡献扶持、高管人才奖励、总部企业落户补贴等有吸引力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年轻人、创业者真正扎根日照。山东鲁勘工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济南金衢公路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便是在今年选择了入驻。
  在莒州路和临沂路交会处,总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的日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楼“秀外慧中”。
  产业园副总经理李雪介绍,截至目前,产业园入驻企业69家,实现营业收入21.77亿元,税收1.02亿元。开园至今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7.32亿元,实现税收3.32亿元。
  “引凤”的触角还往外延伸。今年5月,依托于产业园合作方颐高集团的资源优势,在浙江设立了东港(杭州)人才招引工作站,工作站重点围绕东港产业发展方向,做好引荐人才,推荐项目和承接活动等各项服务。
  东港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王海雷介绍,结合东港区产业特点,人才服务中心重点围绕先进钢铁制造、航空、现代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建立重点企业引才服务专员制度,选派48名人才专员靠前服务,帮助企业引进合适人才。
笃定未来
城市天际线在“生长”

  主动上门、选商招商、集中签约……一系列“组合拳”显示出实效。截至目前,以东港区18座重点楼宇为注册地址的企业共计4121家,2020年1—6月新增注册企业570家,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企业。
  唱好未来发展的大戏,必须搭好发展的舞台。
  在东港,从188米的国际财富中心,到206米的安泰国际广场、390米的海韵广场,再到432米的日照中心,高度在“刷新”,共同构筑起这座城市未来新的天际线……
  由东向中部辐射,东港区政府原广场及周边,告别大片低矮平房,一座座古今交融、城景交汇的城市休闲综合体、商业文化街区正在建设……
  东港区商务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秦玉波表示,东港已提前谋划,继续实施特色楼宇培育提升行动。对万丽海景、总部基地等即将建成的楼宇,提前谋划导入产业。
  在东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如同一个个立起来的产业园、一个个创新创业的新平台,处处涌现着发展的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