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百年中学淄博六中,有这么一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17日
  近几年,在百年中学淄博六中,有这么一组数据:2017年2月,孟溪源同学继荣获“全国百名美德少年”之后又荣获全国“最美中学生”;2017年6月,沈瑛锴同学荣获省“国学达人”挑战赛特等奖;2018年2月,赵海煜同学创意设计获国家专利,荣获“淄博市学生发明奖”;2019年5月,范修睿同学荣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2019年10月,信姿瑶同学荣获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2020年3月,王桐月同学荣获淄博市“新时代好少年”;近100名同学荣获省优秀学生、三好优干;160余名同学被评为市级三好优干;2000余人次受到市级以上各类表彰…………系列数据的背后,是作为首批山东省文明校园、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的淄博六中的育人之道。

  人人有才,因势育才,
打造立德树人高地

  “人人有才,因势育才;一个学生,一面旗帜”,是淄博六中的育人理念。这一理念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思考,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发展优势,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因势育才,树起一面面成功的旗帜。
  在此理念的引领下,该校搭建起了系统化的育人机制。包括“双主体”实效德育模式、“素质全面、特长鲜明,有责任、会担当、能自律”的学生培养目标以及“文明表现、友好相处、自觉学习与健康身心”四个好习惯等。
  在淄博六中校园里,教师全员育人,全面育人,根据学生的特点助其成长成才;学生自尊自强,个性飞扬,在青春舞台上尽情展现提升。
依托载体,体验感悟提升,让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有效融入
  淄博六中是一所百年中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校内的校史馆、院士馆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资源得天独厚;再加上务实有效的“体验·感悟·提升”型德育模式,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学校组建了国旗护卫队,每周举行升旗仪式,让学生在庄严神圣中体悟个人与祖国的血肉联系;每周组织一次精品演讲,将宏大的爱国主义主题化解为日常的激励叮咛;寻访身边的英雄,增加学生感恩奋进的精神力量;国庆节时向国旗敬礼,激励学生铭记责任、奋发有为;师生齐唱《我和我的祖国》并制作快闪,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在歌声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感……尤其是学校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势精心打造的“感悟百年校史,立志报国成才”德育品牌,更是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开学典礼上,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孙宏伟寄语全校师生要“心怀家国,坚定目标,奋斗付出,创造辉煌”。爱国已然融入六中师生的血脉,成为淄博六中这所百年中学奋进前行的动力源泉。
榜样力量,示范引领,
多元评价激发育人潜能

  在淄博六中,除了丰富校友资源的激励作用外,有一套基于育人理念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为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和自我激励作用,学校制定了完善的《学生表彰奖励制度》。
  通过考察学生行为习惯、学习表现、兴趣特长、管理能力、综合素养,评选文明学生奖、学习优异奖、学习进步奖、学习勤奋奖、特长鲜明奖、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通考察个人品德、学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评选“四德好少年”;考察团员理想信念、义务履行、参加活动、支部工作等情况,评选“优秀团员”与“优秀共青团干部”;考察学生品质、素养及社会上产生的影响,评选“淄博六中新时代好少年暨最具影响力学生”……
  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彰显了学生个性,促进了学生的潜能开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精品活动,丰富实践,
搭建学生全面发展的舞台

  基于德育模式,淄博六中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与实践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筑牢思想根基。开展习语晨读、诵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清明祭英烈、七一唱红歌、国庆诵习语,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开展“劳动美”实践活动,选树千名小能手,培养劳动意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文明出行、勤俭节约主题教育,培养良好品质与习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开展个人规划、民族精神、理想信念等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丰富文化生活。作为百年中学和首批淄博文化名校,淄博六中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校内文化氛围浓厚,文化标识齐全,校园十六景,景景有解读;36组宣传栏、90块文化墙、1面校友励志墙,处处有内涵;校史文化、游园文化、楼宇文化、绿植文化、年级文化、班级文化,让学生时时刻刻浸润提升。校内文化生活丰富,每年2次文化节、1次科技节、2次运动会;每年隆重举行开学典礼与升学礼,让学生在仪式中感悟传统;“玉兰杯”经典诵读、“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成为品牌,戏曲、武术表演走上校园舞台,书法、绘画作品展绽放光彩。
  加强社会实践。学校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多处校外学生实践基地。每年四月份走进革命先烈马耀南故居,寻访身边英雄,传承红色基因;每年五月走进周村古商城美育基地,体味民俗及古建筑文化;每年九月份参观校史馆、院士馆,激发成才报国决心;定期走进周村图书馆、文化馆参观学习,提升综合素养;定期走进社区、乡村,开展志愿服务,促进全面发展。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身处淄博六中这样的环境中,健康体魄、健全人格自然而成,爱国心、责任心、公益心自然而生。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凝心聚力共育英才

  淄博六中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家校沟通方面,成立家长委员会,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家校交流;构建“认知澄清型”和“教育诊断型”家长会模式,让每位家长了解孩子学习和学校发展情况;编印《幸福家长读本》,提升家长教育沟通能力;开设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和优秀学生家长作报告,同步在校园网和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助推家校共育。
  社会支持方面,学校秉承“开放办学”理念,通过“校园开放日”、“校长接待日”等方式加强与社会各界沟通,建立了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充分发挥了社会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
  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氛围,先进的育人理念、科学的育人机制,丰富的校友资源、众多的身边榜样,优质的活动平台、丰富的实践形式,高效的共育模式、有力的社会支持,这一切有机融合,共同造就了淄博六中丰硕的育人成果。
  愿淄博六中为社会培育更多英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