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园的山大地纬,如今踏准风口“转板”

渐成气候的“山大系”点燃山东主场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18日
  17日,山大地纬在济南云上市,正式登陆科创板。 受访者供图
  7月17日,山大地纬在济南云上市,正式登陆科创板。这意味着山东大学精心打造的“山大系”又多了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城市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踏准新技术风口,抓住资本市场红利,以山大地纬为代表的“山大系”企业品牌的崛起,如何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济南注入驱动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蔡宇丹

走出校园是里程碑
  2001年,当山大地纬从山东大学校园迁址到济南高新区产学研基地一个1500平方米的独栋小楼时,大家以为这个能容纳150人的小楼能用很长时间。而仅仅两年后,小楼就装满人了。到现在,山大地纬员工已达1300多人。
  “从山大校园搬出来,走进社会,这是山大地纬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把企业做上市,这是山大地纬初创团队的梦想。”山大地纬总裁郑永清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说。
  这家1992年成立的公司,董事长李庆忠、总裁郑永清等12名初创成员,都是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软件教研室的老师。
  在山大校园里的9年,这家校办企业一直延续着最标准的产学研模式,不需要做市场,都是企业或单位找上门来,教授们做开发。这期间,IT应用软件服务需求量猛增,山东电力、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继找上门来。在这两大领域客户信息化需求推动下,催生出山大地纬的看家产品——
  一个是智能用电,2013年,山大地纬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山东省级集中电力用户用电采集平台,加上在重庆、陕西、江西等省份的应用,相当于管理中国1/8用电信息,依托对用电大数据的洞察,这个系统实现了电力负荷预测分析、反窃电概率预警分析等多个数据智能应用。
  在智慧政务方面,山大地纬的一体化政府服务产品迎来了“放管服”改革红利,在山东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后,其智慧人社产品目前覆盖了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
  在医保领域,山大地纬的医保结算系统覆盖了山东80%的定点药店和定点医疗机构,保障118亿人次年结算量;在109家医院上线的诊间结算平台用智能化代替人工,将患者就诊次数从9次减少到4次。
新三板上抓住红利
  2011年,在营收达到一定规模后,山大地纬启动上市准备,这一次,山大地纬要抓住资本市场的红利。
  这中间牵扯到复杂的企业改制。山东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校办企业,尽管山大地纬当时只有100多人,但也属于央企,改制流程非常繁杂。等到2013年山大地纬完成改制后,中国资本市场正遭遇堰塞湖,排队等待过会企业接近1000家,消化这些企业也要等三四年。
  当时,山大地纬已进入创业板辅导期。管理层随即做出决策:与其等堰塞湖分流,不如先到新三板试试水。2015年2月,山大地纬在新三板挂牌。
  郑永清透露,山大地纬在新三板一共融资四次,金额达5.27亿元,融资规模在平均值之上,最后一次融资达到50倍市盈率,这个数据远高于创业板。
  新三板起到的不仅仅是募集资金的作用,整个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2015年开始,山大地纬相继引进了中国人寿、山东华宸等战略投资者,不仅使股权结构得以优化,战略投资者还对山大地纬的业务扩展以及转型起了很大作用。
  最关键的是,通过新三板,山大地纬成功实施了股权激励,150名骨干员工每人都获得了多少不等的股份,大大提高了团队稳定性,牢牢掌控了科技公司最核心的人才资产。
研发费用占比高过华为
  从2017年至2019年,山大地纬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14%,2019年达到15.68%。这个研发投入比意味着什么呢?它比2019年山东百强企业中研发投入比最高的浪潮集团还要高6个百分点,比华为2019年研发投入比还高0.3个百分点。2019年,来自山大地纬核心技术收入的营收占比达到62%,毛利占比达到86.46%。
  这样的研发投入强度,使得山大地纬在产品创新上远远领先同行,创下多个全国纪录。以山大地纬研发的智能政务系统为例,2015年10月,威海市社保局在全国第一个使用山大地纬开发的智能自动化流水线技术,使得威海市社保局一下关闭了85%服务窗口,成为全国最小社保审批大厅。
  2018年9月3日,济南高新区行政服务与审批管理局把这套技术用在企业开办“一次办好”上,创下“一次办好”全国最快纪录——47分钟,而山东省当时规定时限是3个工作日。
  “创新总是出现在改革动力最强的部门。”郑永清说,山大地纬以前只是一个地方性小公司,外面的上市公司进山东来抢业务,我们客户关系再好也不行,逼着我们创新,2013年砸了3000万研发出智能政务系统,在一个单项产品这么大投入,对一个当年营收才2亿的地方公司而言,不啻承受了巨大压力。
  2016年放管服改革全面展开,各地需求都来了。从2016年开始,山大地纬营收一年上一个台阶,2018年营收增长近9000万元。
  郑永清说,放管服改革是一个巨大的创新领域,谁方案适合,谁就能成功,这就给很多公司带来机会。
与浙大网新正面竞争
  2015年进入新三板后,山大地纬制定了10年规划。2015-2018年为跨越跑阶段,实现营收翻番,成为山东IT企业领军企业;2019年-2022年为蓄力阶段,保持营收规模增长,重点解决企业短板;2023年-2025年为腾飞阶段,要成功转型为软件服务商和人工智能服务商,在这些领域成为国内领先企业,与东软看齐。
  为什么要用四年来积淀和蓄力?
  郑永清坦言,山大地纬在产品解决方案和在技术上的竞争力与同行相比具有优势,但作为学院派,销售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弱些,山大地纬要走向腾飞,必须要构建一个全国性的市场体系。
  “中国的高校企业,一个东软,一个是浙大网新,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郑永清说。
  2018年,山大地纬进入浙江市场,在智慧政务领域,跑到浙大网新的家门口和它抢单子。
  浙江的放管服改革在全国领先。在衢州和绍兴,同时和山大地纬竞标的,还有东软、上海万达,浙大网新这些主要竞争对手。
  在绍兴,山大地纬的医保产品夺得全国地市医保局成立后的第一标;在衢州,实现了全国第一家医保结算系统上阿里云部署。通过这次合作,山大地纬展现了在云迁徙上的技术实力,也因此成为阿里云、华为云极力延揽的生态合作伙伴。
谋划全面服务山东
  济南作为山东省会,也是山大地纬的“母体”,山东大学服务山东的主场。
  今年3月,山东大学与济南市进行了深化校地合作签约仪式。“目前,我们正在谋划打造全面服务山东的‘山大系’,山大地纬就是‘山大系’的一支中国重要力量。”去年7月,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打造山大系品牌,服务济南高质量发展,被山东大学视为“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名校名城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在这样的战略选择面前,“山大系”校企品牌必将扮演重要角色。
  这样的案例已经被多方验证过。作为中国最大校企,清华系堪称众多高校系产业资本中的航母,旗下三大资本运作平台同方系、紫光系、启迪系共同构筑起集成电路、环保、金融等领域的产业格局,去年青岛市引进启迪控股科创平台,3个月就在青岛落地69个项目。而浙大系更是被誉为浙江创新创业“新四军”中一支重要力量。
  目前“山大系”除了山大地纬和已归属山东省国资委的A股上市公司山大华特外,山大欧玛正在冲刺创业板,包括山大鲁能、山大电力、山大生殖、山大奥太、山大华天在内的一批企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集群,业务板块涵盖信息、软件、医药、材料、制造、环保等领域。山大这座百年名校的创业创新火种也在不断地播撒在济南这个“主场”。
  一流城市滋养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孕育一流企业,一流企业成就一流城市。这也是都市圈时代最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如今,谋划全面服务山东的“山大系”,已渐成气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