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山东分中心:

家门口的房颤专家团队,精准射频消融为患者护航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21日
 房颤那些事 
先进房颤治疗技术“直击”关键病灶 阵发性房颤消融成功率大大提高
全省率先建立房颤智能化病房 人性化服务让患者更满意
专 栏 简 介
  本专栏由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暨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山东分中心专家团队倾力打造,旨在普及房颤知识,规范房颤治疗,服务广大房颤患者。
  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房颤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治疗,房颤可导致致残性、致命性并发症。然而,目前全国甚至全球的房颤诊疗水平良莠不齐。
  为提高房颤诊疗质量,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及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专家通力合作、充分整合医疗资源,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山东分中心挂牌成立,以领先的消融技术,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治疗,为广大房颤患者健康护航。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科室自1996年开展各种心脏介入手术,包括冠脉复杂病变、心脏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科室学术带头人王营教授,是山东杰出介入专家,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医疗工作三十余年,擅长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现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委员会常委、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心脏病委员会主任委员,济南市心脑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面对日益多发的房颤疾病,为解决房颤诊疗良莠不齐的现状,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及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强强联合,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山东分中心。
  中心首席专家刘旭教授为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主任,国际房颤领域著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内最早开展射频消融术的医生之一,迄今共完成50000多例的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术,其中房颤导管消融术超过30000例。
  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刘旭教授带领团队凝炼出先进的房颤治疗理念——房颤转子(Rotor)消融。Rotor是近年国际上房颤领域的热点,目前被认为是产生持续性房颤的关键病灶。刘旭教授率先在国内引入这一理念并提出了“房颤转子-胸科标测方法学”,更精准地实施射频消融术,大大提高了房颤导管消融手术的成功率。
  房颤中心成立一年余,在刘旭教授的指导下,共免费接诊患者500余名,严格把握适应症,实施房颤导管消融手术二百余例,一站式手术数例。尤其是房颤转子标测及消融方法的应用,在国内乃至国际房颤导管消融领域内独树一帜,进一步提高了房颤消融的成功率。

  为方便数据回顾及病人的统一管理,中心建立了山东省内第一个房颤智能化病房,从病人宣教、术前管理、术后康复、围手术期药物调整、数据监测、院外随访等各个方面建立、健全患者的档案信息,增加了医患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满意度及配合度。
  中心2019年9月牵头成立山东省济南市房颤基层防治联盟,一方面组织基层医院医师开展房颤诊治方面的学习,另一方面给予完善的技术支持,提高基层患者房颤的生存率、降低卒中发生率并规范常规治疗。除此,房颤分中心积极利用媒体、微信公众号、房颤咨询热线等多种渠道向广大民众普及房颤相关知识,为房颤患者答疑解惑。积极开展义诊、房颤健康知识巡讲等公益性活动,增进了患者对房颤的认识。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山东分中心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在消融策略的选择、消融技巧的把握、围术期的处理、门诊的随访、消融相关房速的治疗等多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帮助广大患者彻底告别了房颤带来的脑卒中、心衰等困扰,提高了生活质量,减少了栓塞风险,减轻了经济负担,受到了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今后,房颤中心团队将再接再厉,积极推进房颤防治领域的专业发展和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加强学术交流和推广,为广大房颤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房颤咨询及专家预约热线:0531-58196645

  更多详情可关注
科室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