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攻坚风帆劲

——莒县浮来山街道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21日
  通讯员 杨宁 嵇文娜                    

  今年以来,莒县浮来山街道紧密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疫情防控、党建提升、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今年1-5月份,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街道实现税收2151万元。
  聚焦一个中心
坚持党建引领

  以党建为统领,紧扣“打基础、利长远”这个总基调,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干事创业,以为民务实担当为检验标准,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挪位,加大农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力度,优化提升村干部队伍,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双整”方案为抓手,顺利完成戚家街村、前海子后村等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的转化。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落实“党员巷长”工作机制,以党员带群众,以先进促落后,设立党员中心户467户,辐射带动63个村,10000余户群众,有效的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省委巡视组交办案件以及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完成。坚持党建引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庄比例稳步上升,有效地促进了村庄的发展。
一手抓项目建设
一手抓乡村振兴

  围绕项目建设重点打好“三张牌”,打好党建+招商融合牌、重商营商牌、精准服务牌,当好项目服务“店小二”。去年以来,街道共开展招商活动11次,洽谈项目17次,落地项目5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个,合同利用资金7.5亿元,到位省外资金2.3亿元,外资30万美元。新招引项目2个,分别是久恒新能源和拓威新材料,计划总投资2.78亿元,已完成材料上报,正在争取对接土地指标。在谈项目3个,分别是润泰新材料、莒瑞新材料10万吨高铁制动盘、日照乾泰智能装备。
  围绕乡村振兴,全面发力。投资2800万元修筑拦河坝,维修灌渠,助力农业发展。以金谷园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园为模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街道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文化振兴。充分挖掘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打响浮来文化品牌。去年街道被国家旅游和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扎实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已有12个村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办理合作社13个,街道将持续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为实现村民收入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提供坚强保证。
致力民生提档
增进民生福祉

  按照“管理属地化、责任网格化”的要求,对照各项民生工作要求,制定任务清单,理清责任头绪,每周一调度,每周一通报,保证各项民生工作稳步推进。深入开展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挂图作战、挂图督战,村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贫困户危房改造和饮水问题整改完成;农村道路“户户通”工程今年计划24个村,目前已有20个村庄开工建设;计划建设公厕16个,目前已有12个已开工或完成建设;12个村的卫生室提升改造工作目前已有10个村完成或主体完成。
强化三个保障
确保惠民利民

  流程再造谋发展。制定社区财务管理制度和农村财务“三级动态管理”制度,坚持月会审、季考核,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制定“3+1”绩效考核办法,对工作人员精准化考核,营造重实绩、尚公平、严奖惩、勇争先的干事氛围。
  培育人才勇担当。强化机关干部培训教育和使用管理,通过岗位调优和精准化考核,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归创业、报效家乡,已对接上海、浙江、济南等地浮来山籍人士20余名,成效明显。
  精准督查抓落实。创新“三化”工作模式,实现“重点工作清单化、具体工作责任化、督查工作公开化”。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改造等重点事项,分管班子成员带队,专业检查和第三方督查相结合,极大推动工作开展。改厕整改全面完成,沙河崖村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美丽村庄和清洁村庄验收完成48个,覆盖率达到了80%,投资160余万元建成公益性墓地4处,全部投入使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