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推产休一体化服务,让群众“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

待产、分娩、恢复,一间套间搞定生娃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24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淄博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大反思大提升部署要求,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聚焦服务、聚力改革,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推出“产休一体化”服务,让群众“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樊伟宏 通讯员 宋天印 张涛
家属陪伴在旁
产妇足不出户

  7月7日14时51分,一声响亮的啼哭声打破了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休一体化病区的平静,据悉,这也是该病区正式运营以来迎来的首位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宝宝的顺利降生,也意味着一种更舒适、安全的医疗服务模式正式落户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开始为淄博产妇提供更好更贴心的服务。
  “所谓‘产休一体化’,就是将待产、分娩、产后康复统一起来,为患者提供‘一条龙’式服务,它打破了过去产科‘产前—产时—产后’所遇到的病区多次转移的传统安排方式,更打破了‘生孩子必须去产房’的传统观念。”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休一体化病区高辉介绍说,“通过这种模式,让一个房间兼具了病房和产房两大块功能,家属可以像在家一样陪护产妇,医院也可为产妇提供更精准的产前指导、产中陪伴分娩、产后人性化高品质护理等特色服务,产妇在病区房间即可完成分娩,也免去了往返颠簸之苦。”
  据了解,由于传统病区安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所有人对于“产妇休息和家属陪护”的需要,早在医院新院区设计之初,“产休一体化病区”就已被纳入医院规划重点,但受疫情影响,正式运营时间才从年初延至7月5日。“产休一体化病区采用家庭化病房设计,国外原装进口分娩设备与家具,可同时接待9个产妇家庭,截至目前,已为20余个家庭提供了专业服务。”
名医一对一服务
护士就像“全能保姆”

  据高辉介绍,为了给病区患者提供最优质服务,无论在病区环境维护、饮食,还是在医疗服务上,他们都力求做到最好。
  “除了日常环境清理,我们每天都要求开窗通风,还要对房间进行空气消毒以及整体消毒擦拭。我们专门为产妇配备了营养师、助产士、心理专家、儿科专家、新生儿专家和产科专家,所有的检查项目乃至患者的其他需要,我们都尽量在床旁完成。”高辉说,“护理工作更是如此,传统模式中,产前、产时、产后之间,护理服务是有区别和各自特点的,但在这里则要求护士必须全面掌握生产流程中所有的技能,所以对护士的技能要求是非常高的。此外,受过去的服务方式所限,护士往往要转战于不同病区,还没和病人熟悉,就到另外的病区了,双方的归属感都不会很强。通过新的病区模式,病人和护士就会产生一种家人般的感觉,对产妇顺利生产是有帮助的。”
  喂饭、聊天,散步、检查……24小时的轮流陪伴守护,高辉坦言,相较于普通护理工作,她们更像是“全能保姆”。“一次有位产妇想起来运动一下,但又走不动,我和另一名同事就从两边架着她慢慢移动,一架就是一个多小时,虽然很累,但看到产妇很开心,我们也很欣慰。”据高辉介绍,她们想通过这种服务,传达一种理念,就是让家属与产妇、医护与产妇在频繁互动中,形成一种信赖,从而进一步增加产妇的安全感。
强度小了压力却大了
新模式让医患之间更温暖

  从过去一次要同时照顾几名孕产妇,到现在的一对一服务,虽然已从业25年,但在高辉看来,工作强度是小了,但压力却更大了。“精准服务,也就意味着要求更高,这种要求是事无巨细的,不只是针对日常医疗护理,还有生活护理。我记得病区接到的第一位产妇,因为家属经常不在身边,连喂饭都是我们一口口喂给她的。”
  高辉表示,相较于自己的感受,她考虑更多的反而是孕产妇的感受,“我们病区一共九位护士,其中多是年轻人,我们经常会考虑怎么能把我们真诚的服务更好传达给孕产妇,怎么能和她们像朋友一样相处。我认为,服务如果只是一味做专业事,讲专业话,那太冰冷了,我们应该从心出发,尤其是当听到她们向我们说声谢谢时,我感觉一切都值得了。以前培训时,老师跟我们讲新生儿是万物之灵,所以,在我看来,和孩子们打交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据悉,无论在设施、服务还是价格,淄博市妇幼保健院都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做出了最优化的配置,努力打造人人都能住得起、看得上的一流产休一体化病区,相信病区的开设将会让更多追求舒适、安全的淄博准妈妈们充分享受到分娩的快乐和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