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 补齐弱项

齐河脱贫攻坚开花结果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31日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齐河县脱贫攻坚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全面补齐短板弱项,打出“组合拳”,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完善产业扶贫
项目监管更精细

  按照省市工作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研扶贫工作6次,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牵头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每周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县乡村参与入户调查人员1664人,“两代表一委员”和新闻媒介工作者共50余人,第三方调查机构参与人员100余人,对责任落实、脱贫质量、“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落实情况、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和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行业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社会扶贫工作落实情况、重点村“五通十有”达标退出情况、省内扶贫协作情况、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情况等九个方面进行全面自查评估。至4月上旬全部整改到位。通过自查自检、即知即改,贫困户“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同时,制定了《齐河县关于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意见》(齐政办发〔2019〕31号),对项目资金分配、论证立项、资金监管、收益分配的各个环节流程,都依据上级政策文件要求,统筹制定了相对应的具体规范要件。通过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信息比对,聘请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审计等政策落实,前期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监管更加精细。

建立帮扶责任
精准设计脱贫路径

  扶贫工作贵在精准。为了保证扶贫政策“因户制宜”,齐河县采取针对性强、统筹施策的工作方式,制定了《县乡干部精准扶贫包保配档表》,每个乡镇由2名县级领导同志牵头帮包,79个县直部门帮包到镇,先后有1000余人次的县直干部帮包到村,3500余人次的乡镇干部帮包到户。聚焦贫困人口主要致贫原因,为其量身设计脱贫路径,实施“一户一策”,提升贫困户“三保障”水平,整合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全方位立体化构建精准帮扶工作体系。
  为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人责任,创建了“四看八问两帮”走访帮扶机制。将每个月最后一周定为“全县扶贫帮扶周”,县乡村三级帮扶责任人集中入户走访帮扶,做到“四看、八问、两帮”:“四看”,即看吃穿、看环境卫生、看身体状况、看房屋和饮水安全;“八问”,即问就医、问就学、问生产、问务工收入、问致富意愿、问政策落实、问生活困难、问工作满意度;“两帮”,即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树立生活信心。每季度开展一次满意度电话调查,将民调情况在全县通报,督促扶贫责任落实。

提升生活环境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自去年以来,齐河县对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实施“一通二化三净四有”生活环境提升工程,“一通”即贫困户院内有一条方便出行的硬化路;“二化”即对贫困户居住环境进行绿化和美化;“三净”即院内干净、屋内干净、个人干净;“四有”即有电视、有电风扇、有御寒取暖的设备、有遮风挡雨的门窗。
  特别是对重度残疾、特困分散供养等行动不便及无自理能力无人照料的贫困人口,乡镇(街道)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走访一次,帮助解决生活实际困难,督促村两委每天安排专人负责生活照料、代买代办等,充分发挥村级扶贫专岗的帮扶效能,定时、定点落实互助帮扶常态化、精细化,对特困分散供养人员统筹协调民政部门纳入集中供养范围。6月份,经乡镇(街道)、民政、残联、卫健等部门联合排查,将无自理能力差且照料不到位的22人送至红枫树集中供养,4人已经送至精神病院集中收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