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把“讲奉献 做好人”作为校训,校长鲁世科说——

“双举海参23年助学给了我们启发!”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31日
  校训是学校的灵魂,体现的是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其培养人才的首要准则。经区泊于学校把“讲奉献 做好人”作为校训,校长鲁世科说:“这样的校训,是双举海参23年坚持助学带给我们的启发。”
  23年助学路,这里是起点
  1998年,李双举第一次来到泊于学校,看到的是坑坑洼洼的校园、破旧的校舍和陈旧的书桌……
  “23年前,我第一次走进泊于学校,看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看到学生们对梦想的坚持,深受鼓舞,正是这种力量,让我下决心要想方设法帮助1000名孩子圆梦。如今,这一梦想早已实现——接受圆梦基金的孩子已超出2000名。”李双举说。23年前,李双举经营的仅是个拉面馆,手头并不宽裕,第一次来到这里,资助5名家庭贫困孩子圆梦,这是一个“起点”,给予与接受的双方不断收获感动,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助学圆梦的善举一路前行……
  谈起这些年助梦学子的感受,李双举说:“23年,泊于学校环境不断改善,不变的是孩子们对梦想的坚持,我们被孩子们鼓舞着;23年,不变的是老师对孩子们的付出,从教育部门领导到学校的每一位老师,我都由衷佩服,教师们积极工作、无私奉献,催人奋进,令人感怀。”
  据了解,双举海参从1998年帮助经区泊于学校5名孩子圆梦开始,到2008年双举海参“迈出大步伐,做出大举动”,每年拿出10万元梦想基金帮助200名学生圆梦,再到去年和今年又有大突破,“一举”接“一举”地拿出12万元给240名学生发放助学金……截至目前,双举海参发放的助学金已达220多万元。
  李双举说:“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闪光的梦想,梦想和心愿赐予他们希望,给予他们力量,也教会他们爱与感恩。这种梦想的力量也激励着双举人不忘初心,‘举举’延续,让爱的正能量一直在路上。”
  “有爱就有希望,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在追梦路上。”李双举深情地说,“23年助学路,这里是起点;今后双举海参助学圆梦基金的发放,这里永远是起点!”
23年助学路,这里有亮点
  “李双举的善行带给师生们的影响是深远的,传递的是一种爱的精神。”鲁世科说,双举海参所有员工身上都有一种美,这种美就是善良;这种善良演化为一次次善举,产生的正能量激励着师生们自觉地“讲奉献 做好人”,不知不觉中“讲奉献 做好人”演变为学校的校训;在这个校训的影响下,发生在师生们身上的“亮点”故事频频……
  今年6月,记者跟随李双举和他的员工来到泊于学校送“梦想基金”,发现一名教师正拄着双拐前往教室,一打听,得知她叫李艾芮,是初一一班的班主任,在不久前带领学生检查卫生时不小心脚部骨折,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坚持带伤拄拐上课;体育老师邓黎阳腿部受伤,依然坚持拄拐上体育课,指导训练校篮球队在今年全市组织的篮球轮赛中一举拿下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这就是我们‘讲奉献’的老师。”鲁世科说,全校19个班级共720名孩子,70名教师中36名党员,人人坚持“做好人 讲奉献”,在这种“好人文化”的熏陶下,孩子们积极上进,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今年荣获宋庆龄奖学金的学生全市仅有两名,其中一名就是我们学校的,这可是‘国字号’的荣誉。”鲁世科自豪地说。
  “做好人,并不难,把善良,记心间;讲文明,倡互助,共携手,渡难关;重诚信,是根本,工作中,乐奉献;孝敬心,不可少,积小德,成大善……”如今,这样的“歌谣”经常出现在泊于学校的广播中,牢牢地存在于全体师生的心灵深处。
23年助学路,这里没终点
  在李双举的心中,善良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可以使盲人“看到”,使失聪者“听到”——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是滚烫的,情是火热的,可以驱走人世间的寒冷,可以横扫人世间的阴霾。李双举说:“善意产生善举,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广;与善良的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播种善良,就可以收获希望和成功;一个人可以没有多高的文凭、多好的容貌,也可以没有多少金钱、多少物质,有了善良,生活就有了味道,生活就会丰富多彩。”他认为,泊于学校倡导施行的“好人文化”就是实实在在的“善举”,让他更加坚定,要让助学校园行一路走下去,永远没有“终点”。
  “我秉持做生意的原则跟做人原则一样,不带内疚感经营,卖货真价实的海参。”李双举说:“今天我能帮到别人,也有员工们的功劳,他们都来自农村,纯朴善良,为企业付出了很多,我很感激他们;钱是大家挣的,我非常高兴能用集体的力量来回报社会,23年的助学捐助就是双举海参的爱心传递之路。”李双举曾指着自己手腕上的手表对谈梦想的同学们说:“这是花了一百元买的,已经戴了20多年了,我穿的衣服,几乎没有名牌,都是最普通的,内在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同学们不要攀比穿戴,要把困难看成是磨练意志的财富,让自己更加坚强!”
  “在李双举总经理和双举海参员工坚持23年的‘善举’影响下,只要我们牢记善、践行善,坚持‘讲奉献 做好人’,我们的教师会更健康,学生会更阳光,学校的未来更辉煌!”鲁世科说,在他看来,先要做好人,才能做能人、做强人,学校积极发动全体师生多发现、多推荐身边的好人好事;充分运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手抄报等形式,开设专题专栏,大力宣扬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形成学习好人、崇尚好人、关爱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
  “我们还注重加强引导,注重实践,务求将‘讲奉献 做好人’的校训深植人心,通过组织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征文征联等形式,发动师生认真学习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并以他们为榜样,积极开展心理抚慰、生活援助、助学救灾、绿化环保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关心社会公益,促进社会公共文明,助力学校和谐发展。”鲁世科说,学校大力倡导“好人文化”,使每名师生都能够立足自身工作、学习岗位,以身边好人为榜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使“好人文化”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村庄、走进社区、走进企业。
  在鲁世科看来,双举海参23年助学路既是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听过他一次次对学生们的谆谆教导后,越来越发现,李双举的“善举”,不仅仅停留在给别人多少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传递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只要双举海参在,就会继续把爱传递下去。“爱心事业,坚持一年两年是形式;坚持三年五年是品牌;坚持十年二十年才是一种企业文化的传承。”鲁世科说:“我深信,双举海参的助学路在泊于学校永远是起点,没有终点!”
(于新平)

  23年前,李双举同受助孩子交谈。

  2005年,李双举在泊于学校同孩子们谈梦想。

  今年6月,李双举(左)向泊于学校校长鲁世科赠送“圆梦基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