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不红”与“想不想红”

齐鲁晚报     2020年08月02日
  □李睿

  近日,万茜在访谈节目《定义》中的一段采访引起了争议。节目中,万茜称自己“没有一颗想红的心”,参加综艺是为了“蹭声乐和舞蹈课”,在主持人易立竞提到的“红与不红”“想红和不想红”的问题上,万茜的回答显得有点心口不一,既不愿意说自己不红,也排斥别人认为自己“想红”。
  虽然节目是在4月初录制的,但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万茜在这三个月内成了姐圈内的“万人迷”,也成了大众眼中的“宝藏女孩”,这段采访视频也随之引发热议,微博话题#真的有明星不想红吗#冲上热搜榜。一方面,网友认为万茜虚伪,一边立着“人淡如菊”的人设,一边参加热门综艺、频上热搜榜;另一方面,万茜的粉丝认为,她是踏踏实实的演技派,拿得出手的好作品比比皆是,了解万茜的人就知道“红不红”对她来说真的不重要。后来,万茜经纪人发长文回应此争议,否认了买营销、做数据、立人设等一系列传闻,该条微博又迅速上了热搜第一。
  回忆起来,万茜上一次出圈还是2018年,因为一张在《三国机密》剧组的路透美照出圈,长发及腰、鼻梁挺拔、气质淡然,被网友评论为“完美侧颜杀”。大多时候,除了影视剧,其他领域中很少出现万茜的身影。
  万茜的演技确实不错,不仅是话剧舞台上的一线演员,影视剧作品也备受好评,《你好,疯子!》可以说是实打实的演技派。2016年,万茜曾在知乎上回答“作为一名不红的演员是种什么体验”,她坦言自己在“不红”的圈内滚了十几年,一直默默无闻也没有太多办法,称自己“顶着一张无缘偶像生涯的脸,又怀着一颗懒得折腾自己的心,活该火不起来,就乖乖过清静日子好了”。可以看出语气中的一丝无奈,后来又举例了诸多“不红”的好处。
  关于“万茜想不想红”的猜测众说纷纭,“红不红”的问题也不置可否。但“想红”本身是错吗?
  把“想红”坦荡地写在脸上的明星有很多。2017年,辛芷蕾在《演员的诞生》中与舒畅同台飙戏,输了之后她一反女明星的常规客气,表示“我不觉得她有特别好,没预设过自己会输”;后来在访谈节目中直言自己就是想红,把野心和欲望袒露得非常彻底,加上作品的加持,观众们反而觉得辛芷蕾真性情,评价她“美艳狠辣又光明磊落”。张若昀大红之前在采访中说“娱乐圈是个很现实的地方,当演员还是要红”,雷佳音也曾毫不掩饰地说过“我是一个演员,但我想做明星”。
  毫无疑问,“红”代表了选择权,也代表了更好的资源和更大的平台,更直接一点,“红”代表着更多的财富,就像张爱玲所说的“出名要趁早”,明星“想红”是常理,也代表了对事业的上进心,就像网友说的“不想红的明星不算是好明星”。
  想红又红不起来的明星也不少,江疏影算一个。在电视剧《清平乐》收官之时,江疏影发文表示自己是一个“怎么捧都不红的女演员”,江疏影坦言自己虽然天赋、资历都很一般,想和最顶尖的制作班底和最有力量的演员合作,但机会轮不到自己,她自卑且悲观,但就是不认命不服输,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想红的女演员;景甜更是想红红不起来的代表,入圈以来一直拿着顶级资源,但叫得上名的作品屈指可数。
  对于娱乐圈内的大多数人来说,“不红”和“不太红”才是最常见的状态,毕竟金字塔尖上的明星就那几个。但放眼整个影视市场,不难发现,这些处在金字塔“腰部”的演员才是主力,比起大红大紫的明星或者流量,他们的影视作品往往更好看。比如最近大火的《三十而已》,起用的演员都是江疏影、童瑶、毛晓彤、杨玏这样或许“不太红”的明星,他们用扎实的演技呈现出来的作品自然是口碑热度双丰收。
  或许对于好演员来说,“红”绝对不是唯一的目标,也不是事业上的唯一追求,“红不红”可能没那么重要。近期凭借爆款网剧《隐秘的角落》大红的张颂文,称得上是“老戏骨”,剧中朱永平的表现可谓惊艳,在他初登场玩牌的那场戏中,精明、滑头、肯干的生意人形象立刻明朗;失去女儿后,大排档老板不知道朱永平刚刚丧女,照例给了一家三口的分量,独自吃馄饨时,桌子腿突然歪了一下,朱永平隐忍已久的情绪瞬间决堤,这段表演被网友们称为“神级表演”。
  但就是这样一个好演员,在《隐秘的角落》之前,张颂文的微博评论和点赞只有几十个,进入演艺圈20余年却买不起房子,面对这样的生活,张颂文淡得像一位隐士,将租来的平房收拾得井井有条,也住得怡然自得;但对于事业,他是毫无疑问的奋斗者,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让人钦佩,与娄烨合作多次,贡献了《春风沉醉的夜晚》《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兰心大剧院》等优秀作品。近期,他主演的影片《不止不休》入围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关于明星“想不想红”、“红不红”,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对于好演员来说,实力和作品才是通往事业巅峰的通行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