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哲 姜在新

齐鲁晚报     2020年08月04日
  通讯员 王哲 姜在新  

  麦收会战结束,30万亩小麦归仓,莒县的夏粮生产迎来又一个丰收年景。一年没下过地的李宝增心里喜滋滋,这一年,机械播种、无人机洒药、机械化收割让他的70多亩地,产粮36000公斤,增收近万元。在感叹科技力量强大的同时,李宝增也暗喜于一年前所做的决定。
  李宝增是莒县招贤镇招贤四村村民。2019年6月麦收以后,他将自己家庭农场的70多亩地交给莒县金丰公社农业综合服务公司托管。自此之后,李宝增再也没有下过地,但庄稼照收不误。
  现在,在莒县像李宝增一样当上“甩手掌柜”的农民,初步统计有2万多户。他们全部受益于农业生产托管的新型经营模式。
“这些年,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加,‘谁领着干’‘地谁来种’‘地怎么种’的问题亟待破解。今年以来,莒县农业农村局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试点两项工作创新结合起来,探索创新农业生产托管‘党社服’经营模式,通过党支部搭台、合作社架桥、田保姆唱戏,释放出了巨大的乘数效应,大大的提高了土地经营的机械化、规模化效益。”莒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传国说。
  目前,全县有30多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对接,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生产托管面积达20000余亩,其中全托管面积4000多亩。
谁领着干?
党支部搭台,土地“盘活”

  莒县峤山镇东南15公里处,南涧村,著名的小米产地。
  “南涧小米礼盒”“小米煎饼”……在这里,一粒小米历经多道工序实现价值裂变,每斤小米售价高达14—15元。但在几年前,同样的南涧小米,一斤却只能卖到“个位数”。
  像南涧小米一样打了价格“翻身仗”的,还有长岭镇的艾草、安庄镇的黄桃……他们有的通过注册商标打响了品牌,有的从田间走进了超市,有的深加工延伸了产业链,有的改良工艺提升了附加值……
  农产品变礼品、资源变资产都得益于莒县推行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近年来,莒县不断强化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把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政治功能的“关键一招”,大力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效助推了全县村庄踏上发展致富的“快车道”。
  “今年以来,莒县结合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积极放活土地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由村党支部牵头,宣传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保底分红,入股农民除每年获得固定保底金外,还可从合作社土地经营收益中获得一定比例分红,实现了土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莒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马克让说。
  村民变社员,五指攥成拳。自张博士沟村党支部领办富鸿源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来,入社农户已发展至105户,并建成了日照市最大的黄桃交易市场——张博黄桃交易市场,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发展黄桃1万余亩。在去年,“安庄黄桃”还成功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莒县陵阳街道刘家河口村党支部积极探索高效大棚种植,领办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峤山镇租种蔬菜大棚51个,建设蔬菜交易市场1处,并于去年4月份发动21户村民入社种植蔬菜大棚,开启了发展致富新阶段。该村还通过收取蔬菜交易市场管理费,即每公斤蔬菜收取5分钱,费用由客户和农户分担,壮大村集体收入,仅此一项就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
  桑园镇大土门村通过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芋涧生活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8间房屋、电商平台、村东储藏室及10万元资金入股,131户农民以资金和土地经营权入股,并联合周边村农户建立了3000亩的芋头基地,盘活土地资源。
  今年,莒县还把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列入县委2020年重点工程项目,通过项目化管理、标准化推进、示范化引领,确保年内培育100个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示范社”,让支部有作为、集体经济见收益、群众得实惠。截至目前,莒县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已发展至332家。
地谁来种?
合作社架桥,农民“转型”

  “啥是托管?”60多岁的碁山镇莫庄北岭村村民孙淑良承认,最初他内心是排斥的,“活这么大岁数头一次听说‘托管’这新鲜事。我自己种了这么多年的地都种不好,给别人管还能有好?”不过如今,孙淑良的态度显然已经不同。
  “花个服务费,让合作社种地,最后收成归我!”见到记者,孙淑良上前普及“托管”,“通过丰信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托管的花生,粒大饱满,产量高,卖的价钱也好,服务费比咱自己种地的成本还低。”
  有比较才有差别。2019年,交了每亩420元的托管服务费,扣除这笔费用后,种地的纯收益达到1800多元,比其他周边农户的花生产量高150斤以上。同一块地,如果流转给他人,每亩只拿到手400元左右的流转款。
  除了像孙淑良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之外,许多贫困户也纷纷加入托管队伍。莒县把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相结合,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针对贫困户制定优惠方案,只收取生产资料等投入品的成本价,引导300多户贫困户将土地托管出去,户均增收200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农业生产托管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方式在莒县十分走俏,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利用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和统的功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村党支部+土地股份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和“村党支部+服务(劳务)型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两种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将原来一家一户细碎化耕种的土地通过土地入股或生产托管的形式集中连片,对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生产全托管。
  “第一种模式是由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形式,把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委托给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全托管,农民按约定取得保底收益及分红;第二种模式是由村服务(劳务)合作社宣传引导农户统一将土地委托给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全托管,土地产出的农产品全部归农户,农户也可以将农产品直接卖给服务组织。”莒县农业农村局农经中心主任王崇香说。
  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或发展特色经济,或到邻近乡镇、县城务工。“现在闲下来了,我打算到去孩子家带孙子或者周边厂子看个大门,日子太有奔头了!”说起未来的日子,60多岁的邵长统很欢喜。刘官庄镇邵家泉头村党支部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把260户农民入股的480亩土地全部委托给莒县明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进行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全托管,村集体每年增收约5万元左右,社员农户亩均增收80元左右,还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依托当地塑料加工产业,安心打工挣钱。
地怎么种?
田保姆唱戏,托管“共赢”

  合作社办起“托管班”,机械成了“田保姆”。
  位于刘官庄镇邵家泉头村的明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莒县成立最早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之一,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拥有农机具主机49台,配套农具70余台(套),并整合周边拖拉机、收割机及配套农机具30余台(套),承担刘官庄镇、小店镇、夏庄镇等约100多个村的机播、病虫害防治、秸秆粉碎、机收、深松(耕)等农业生产服务,服务面积65000余亩,受益农户达 4800多户,其中贫困户66户,2018年以来,累计为贫困户免费深松耕地2000多亩。
  “刘官庄镇是县里农业生产全托管试点乡镇,合作社不但要具备农业生产全托管包括旋耕、机播、病虫害防治、机收等必要环节的服务能力,还要具备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粮食烘干、销售等服务能力,为老百姓提供“菜单式”服务,特别是通过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等投入品,每亩地老百姓能节省成本40块钱左右,另外通过合作社统一销售每亩粮食也能多卖50元左右。”莒县明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邵明众正在田地间忙碌着。
  农业生产托管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根本在于服务主体为农户提供从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到机耕、机播、机收、深松深耕、旋地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农民可选择“全托管”或“半托管”模式,既提高耕作效率,也为增收增效提供了保障。
结合我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通过打造“村党支部+合作社+社会化服务” “党社服”三位一体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把土地交给田保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延伸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链条,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生产均由田保姆来完成,通过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莒县东莞镇中发牛山村党支部领办的月亮湾合作社,将种植的200亩小麦进行农业生产托管。今年3月底和4月底两次倒春寒,让东莞镇中发牛山村第一书记周东玉心情跌到了谷底,“两次冻灾对小麦的幼穗分化、花粉受精造成了严重影响,作为全县受冻害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当时看着发黄的麦田,合作社理事会开会研究也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之际,“田保姆”上门解难题,莒县金丰公社服务人员针对冻害影响打了两遍专用药,合作社也及时浇了拔节水和抽穗水,进行补救,看着小麦开始返青缓了过来,周东玉心里的石头落了地。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科学施药和管理,中发牛山村的麦田亩产比周边农户高二三百斤,又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粮企收购地头粮,减少了运输、翻晒等环节以及这些环节中造成的损耗,同时以高于市场价4分价格收购,农户省心省力又多卖钱,实现了社员农户、村集体、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多方共赢,也大大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据悉,农业生产托管是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条新路。目前,莒县正在阎庄镇、刘官庄镇、招贤镇等8个乡镇街道开展农业生产全托管服务项目4.8万亩,每亩政府补贴农户69.5元,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半托管服务面积超过10万亩,预计8万余户小农户(2000余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