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那么多钱做手术治眼成了幻想

齐鲁晚报     2020年08月12日
  胡艳玲三岁时,生了一场眼疾。“当时很多小孩都得了眼疾,所以一开始家里人也没在意。”直到后来眼睛开始流脓,双眼几乎睁不开了,家里人才带着她打了两针,吃了消炎片,眼睛终于睁开了。但是视力却变得极差,“医生说我这不是近视,是残疾。”虽然戴着2000度的眼镜,可是对于她来说,世界依旧是一片模糊。与人交往的时候,她都是靠颜色分辨,如果不是靠近了看,别说人的相貌,就连性别也分辨不出。
  “这些年,艳玲的视力越来越差了,万一真看不见了,这个家可要塌了。”展庄村村主任张庆春说,虽然视力不好,但是胡艳玲还是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从过世的公婆到今年83岁的叔公,每个人都离不开她的照顾。“这么孝顺的人,嫁过来之后,没过过一天轻松日子。”为了让胡艳玲在照顾叔公的时候少摔几次,村里专门给胡艳玲叔公门前铺上了水泥路。
  “可能是年纪大了,怕不方便,叔公老是悄悄跑回自家的老房子,不肯住在胡艳玲的家里,所以这些年,艳玲只能一直来回跑。”张庆春说,现在艳玲每月有80多元的残疾人补助,村里人也在想办法,尽力帮她再争取一些保障。
  靠着摸索,胡艳玲扛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也像一个纽带一样,连接起了一个孱弱的家庭。
  因为眼睛经常长结石,胡艳玲也要去医院去除结石。医生跟她说,“姐姐啊,你回去好好攒攒钱,以后来治眼睛。”她却只能尴尬地笑笑,因为她知道,这个清贫的家里攒不够做手术的钱。她不能想,也不敢想。
  “我这双眼,从记事儿起就这样,治疗的事情,我还真没想过。”胡艳玲说,“但是我也有过幻想,幻想着眼睛好了,我就能跟村里的媳妇们一样,去附近的玩具厂、服装厂打工了。我也就能赚钱贴补家用了。”说完这句话,胡艳玲有些不好意思,但是那上翘的嘴角,微微握紧的拳头,是那样充满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