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品牌院系巡礼——

深耕机械工程教育22载,他们见证济宁工业腾飞之路

齐鲁晚报     2020年08月21日
专题
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编辑:汪泷 组版:李腾 校对:汪泷
新闻
找记者 上壹点
B0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汪泷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成立于1998年,现有在校生2200余人。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和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6个专业。
  现有专任教师66人,教授4人、副教授27人,博士1人、硕士56人。拥有全国劳动模范1名,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突贡专家人,省级青年技能名师1名,省级首席技师1人,20人具有德国、韩国境外培训学习经历,聘有企业兼职教师55人。拥有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
  与本土知名企业牵手
就业率高达98%

  众所周知,济宁市是一座机械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区域内拥有山推股份、伊顿液压、永华机械等一批驰名中外的机械制造企业。而对于一个成立了22年的院系而言,从机电工程系走出去的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不仅见证了济宁市快速崛起的机械制造业,更是成为了其中极为重要的生力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该系实现了智造设施完备,实训条件优越。建有柔性自动化产线、工业机器人、多轴数控加工、车铣复合加工、现代电气控制与PLC、CAD/CAM、液压与气动、模具成型等35个实训室,设备资产3000余万元,拥有实训工位1000余个,建成6000平米的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
  系主任秦鹏介绍说,该系校企深度融合,依托双元合作育人模式,先后与山推股份、永华机械、通佳机械、达内集团、山东诺博泰、珞石机器人等联合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和校外实训基地共建,与华中数控、山东栋梁等共建“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75%。
  截至目前,该系建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山东省工程机械智能智能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和济宁市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公共研发平台。建有自动化产线、工业机器人、数控车铣加工、多轴加工、现代电气控制与PLC、高级维修电工等专业实训室35个,建成济宁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实训工位1000余个,设备总资产3000余万元。
教学团队强大
科研成果屡获殊荣

  今年疫情期间,机电工程系的老师们成了学生们眼中的“主播”。为了做到“停课不停学,”该系仅2月底前,就利用优幕课等平台开设网络课程十余个,建立二十多个教学群,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3月2日,系内又开始深入到各门课程进行网上听课、指导,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加强与任课教师及学生的交流,保障网上教学质量。
  这样的付出,无疑源于机电工程系强大、负责的教学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学精神。秦鹏介绍说,在这样的教学团队引领下,机电工程系教研成果丰硕,大赛成绩凸显。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此外,《工程机械CAD/CAM》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共享资源课;《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机械结构分析与应用》《液压系统的维修与应用》《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等13门课程先后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该系先后获山东省教学改革成果奖4项,主持完成了省市级科研项目11项,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同时,主持社会服务项目15项,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并且累计获得技能大赛省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1项,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
  学生在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内操作机器人。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品牌院系巡礼—— 守着“香饽饽”行业,这个系却从不停止前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汪泷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是2012年“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六大核心专业群之一,也是省优质校建设核心专业,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山东省特色专业、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4个专业,在校生1406人。
  建筑工程系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33人。师资队伍专兼结合,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专职教师中有11人获得注册建造师、注册结构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国家注册执业资格,有6人为山东省政府采购专家库或省建设工程招投标专家库评标专家,山东省教育厅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专家2人。合作企业湖北海天时代教育投资有限公司驻校专职教师22人,承担合作专业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实习实训和就业工作。企业兼职教师30余人,大都是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
  旧专业新升级
人才培养更贴近地方经济发展

  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有一项令其他各院系都有些眼红的特质,那就是该系的毕业生实习期工作报酬是全院最高的,而签订就业协议之后的薪酬标准往往在企业的所在城市里,都处于高收入水平,“建筑业岗位人才需求量历来很大,毕业生数量、就业岗位比例能达到1:2。”系主任杨文启很是自信的说。
  对于守着这个“金山银山”般的行业,建筑工程系却从来都没有因此而停滞过前进的脚步。作为学院里的资历较老的院系之一,该系长期以来对建筑行业都秉持着敏锐的视角,来谋求自身的创新发展。杨文启举例说,以系里的传统专业工程监理为例,随着建筑监理行业的不断转型,这一行业的岗位需求量也连年下降。为此,今年该系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将工程监理专业转型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这一专业更贴近地方经济发展,对今后我系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而除了专业调整之外,今年该系与湖北海天时代教育投资公司的校企合作专业中,则新增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杨文启介绍说,今年继续发挥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优势,针对新专业将有教大的改革,“尤其是济宁市已获国家级装配式试点城市,新专业将建筑装配式技术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今后将可以向济宁市建筑工程领域输送更多人才,对济宁市的建筑行业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支撑。”
  另一方面,杨文启也补充说,今年的专业变化,也将使建筑工程系拥有从设计到施工到预决算再到工程管理的建筑专业全覆盖,真正形成了一条完整链条,“对今后提升院系教学水平、扩大知名度、为行业培养新型技术人才助力。”
毕业生炽手可热
实习期待遇领先其他行业

  最近这几天,负责就业工作的系党支部书记李恒有些头疼。因为有两家国字头的企业,以及青岛一家大型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找到他,希望再给他们推荐些今年毕业的优秀学生。但查阅资料后,李恒却只能无奈的谢绝他们:“截止到8月17日,我们系的就业率接近96%,还有个别的已经自主创业,实在没有毕业生可以输送了。”
  而像这样的“窘境”,建筑工程系几乎年年都能遇上。随着国家经济腾飞,整个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始终居高不下,“不仅需求量大,待遇还高。”记者在系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一些企业招聘信息上看到,许多外地企业对这一专业群的学生开出的实习期工资普遍能达到4000元,甚至更高,“毕业生供不应求,所以每年我们对招聘工作都非常重视。”
  今年也不例外,虽然受疫情影响,许多现场招聘会被取消,但该系自5月份开始,就通过钉钉群开展“云招聘”。 李恒说:“平均每隔一天就在晚自习期间进行线上招聘,每次都有3-5家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在群里进行宣讲。”
  通过李恒手机上的钉钉群记者看到,宣讲群里不仅有企业资料,甚至还有PPT和宣传视频,“在线宣讲结束之后,学生可以通过钉钉群内的联系方式,联系用人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沟通。”李恒粗略一算,云招聘活动一直持续到7月份,大约开展了超过30场宣讲活动,有超过50家企业来系里“招贤纳士”。
  学生们围坐在一起探讨学习中国古代建筑技艺。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学生风采            
冲在抗疫最前线 退役军人大学生展济职风采
  刘云飞,济宁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建筑工程系退役军人大学生,他是一名服役八年的退伍老兵,更是一名光荣的蓝天救援队员。2020年2月14日,他所在的蓝天救援队接到上级通知,需要抽调部分队员到疫情前线支援武汉,他毫不犹豫的报名前往,同时向上级递交了请战书。
  2月20日,作为蓝天救援队山东总队派出的第三批救援人员,他和战友们经过九个小时的奔波,前往指定作业地点——武汉市黄陂区的中华慈善总会、湖北省慈善总会疫情防控捐赠物资联合应急仓库。这里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所有捐赠物资的集中中转地,而捐赠物资原则上要求在24小时内发放完毕。刘云飞就在这里和战友一起,负责物资的接收、登记、运输和发放工作。
  3月初,因为工作需要,刘云飞从转运组调到消杀组。汉口火车站、黄陂区中医院、湖北党校方仓医院、武汉大学宿舍……机器和药水加起来有几十斤重、一背就是几个小时。而且早上不能吃饭,因为在消杀工作中无法上卫生间。即便如此,刘云飞和战友们无惧风险,克服各种困难,每一次都圆满完成任务。
  “在这危难的时刻,国家需要我的时候,自己不做出点什么行动,会感到一生的后悔。”今年5月份,刘云飞在被评为“济宁市最美青年”后,说出了这样一席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