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沂水样本”成在服务配套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03日
  沂水的成功经验表明,对于“红白事”移风易俗,职能部门既要高度重视,更要注重因势利导。要做好“服务者”,而不是“大家长”。

  □本报评论员 朱文龙

  今年5月份,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在全县倡导婚俗简约新风尚,提倡彩礼不超过1万元、喜宴不超过10桌、婚车不超过6辆,这是该县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创建“沂水样本”后又一引人瞩目的新举措。
  结婚是人生大事,追求喜庆当属人之常情。但是在有些地方,婚礼却演变成了攀比的机会,不但让新人及其家人苦不堪言,对那些前来贺喜的人也造成了负担。很多人都不愿因为婚礼而增加家庭负担,但是由于婚礼本身的社交属性,又不得不“碍于面子,只能随大流”。
  这是一个亟待打破的“怪圈”,在今年5月份,民政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专门强调,“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社会风气好转。”从这个角度而言,沂水县所倡导的婚俗简约新风尚,不仅是贯彻民政部要求的必要之举,也是对当下人们渴望婚俗新风尚、破除陈规陋习诉求的有力回应。
  纵览沂水倡导婚俗新风尚的措施,其中最大的亮点是职能部门在根据群众的意见,设置彩礼、喜宴、婚车标准的同时,还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如组织镇、村成立了喜事新办志愿服务队,建立全镇适婚青年数据库,从彩礼、随礼、婚车、喜宴等方面提供服务,并动员婚庆公司、酒店、喜铺等婚庆服务商签订喜事新办折扣优惠协议。这一套“组合拳”打出之后,人们切切实实享受到了改革所带来的好处,不仅节省了一大笔开支,婚礼本应有的隆重仪式感也没有受到影响。这种“省钱省事又有面子”的事情,自然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和接受。目前,婚俗新风尚已在沂水当地蔚然成风。
  沂水县的做法,给我们带来许多思考。如今,很多地方都在“红白事”上倡导移风易俗,但成效并不像沂水这样明显,究其原因,在于没有让群众感受到处处被服务的便利和实惠。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职能部门往往把自己定位为“大家长”,制定的规章往往与实际脱节,如,河南兰考县一个街道就曾经规定彩礼不得超2万元,索要过多以贩卖人口论处,这种牛不饮水强按头的做法自然很难得到拥护,也不持续。
  沂水的成功经验表明,对于“红白事”移风易俗,职能部门既要高度重视,更要注重因势利导。做好“服务者”,而不是“大家长”。对那些明显离谱的,民众自身无法承受、无法自行解决的“人情债”巨坑,该出手时就出手。至于其他的事情,要听从群众的呼声,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做决策,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移风易俗的好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最大化凝聚社会的共识,激活“红白事”革新的内生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