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朋友再见

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的恩怨情仇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12日
  科索沃地区首府普里什蒂纳
  当地时间9月4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撮合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地区双方领导人在白宫签约,同意实现经济关系正常化。科索沃地区这个“巴尔干火药桶”的“雷管”,就这么被特朗普轻而易举地摘除了,而它与塞尔维亚的关系也在“正常化”的名义下渐行渐远。科索沃和塞尔维亚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纠葛,对于塞尔维亚来说,科索沃这块土地寄托了这个民族太多的雄心、理想、悲情与不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首席记者 王昱
龙兴之地 
  塞尔维亚人对科索沃的情感很复杂,科索沃地区既是这个民族曾经的文明鼎盛之地,也是这个民族的伤心之地。塞尔维亚人属于斯拉夫族裔中的南斯拉夫人分支。关于斯拉夫人的各支是怎样分道扬镳的,流传着一个共同的传说:
  斯拉夫人最早生活在北欧。某天,有三个兄弟分别乘着三艘船带领他们的部族南渡波罗的海,到东欧平原讨生活,但海上风暴将他们吹散了。大哥首先登岸,带领族人向东走,到达第聂伯河流域,演化成了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二哥随后登岸,带领族人向西走,到达维斯瓦河流域,演化成了西斯拉夫人,包括波兰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三弟最后登岸,带领族人向南到达巴尔干半岛,演化成了南斯拉夫人,包括塞尔维亚人、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等。
  斯拉夫各民族虽然都认这个传说,但对于三兄弟究竟谁是老大谁是老二的叙述却有很大出入,三个分支都觉得自己是老大哥。东斯拉夫人后世出现了强大的沙俄帝国;西斯拉夫人后世出现过用翼骑兵横扫东欧平原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和文化翘楚捷克;相比之下,南斯拉夫人后世混得有点惨,近代以来除了被列强蹂躏分割,成为“巴尔干火药桶”,好像就没什么可以追忆的历史了。
  南斯拉夫人尤其是塞尔维亚人,对这样的评价肯定不服,因为他们的祖上原本是斯拉夫民族中最先获得崛起机遇、有机会铸造辉煌的。这个机遇发生在14世纪。彼时,以塞尔维亚为首的南斯拉夫人在巴尔干半岛上经过数百年分分合合,以及对邻居东罗马人先进制度文化的长期模仿学习,终于强势崛起尝试建立帝国。
  公元1345年,塞尔维亚国王斯特芬·杜尚在位于科索沃地区的普里什蒂纳大教堂加冕为“皇帝”,塞尔维亚帝国正式建立。彼时的塞尔维亚帝国雄踞三分之二个巴尔干半岛、手握数万雄兵,是当时欧洲面积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政治实体。而这个新兴帝国的首都,就在科索沃地区。
  只需要看看塞尔维亚沿用至今的国旗,就能窥见当年他们先祖的雄心。这面据说由斯特芬·杜尚亲自设计的塞尔维亚国旗,几乎完全“山寨”了东罗马帝国的双头鹰和拜占庭十字,再用符合斯拉夫审美的白色重新上色后作为自己的标志。
  在系统学习了东罗马人的法律、政体和军制后,斯特芬·杜尚将下一个攻略目标设定为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意图取代这个帝国。

伤心之地 
  正当塞尔维亚帝国初现兴盛曙光时,“截胡”的来了。在与巴尔干半岛隔海对峙的小亚细亚半岛上,奥斯曼帝国也在崛起,这个新兴帝国也想取代东罗马帝国。两个年轻的帝国之间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争霸战争。
  1389年,奥斯曼帝国趁着斯特芬·杜尚英年早逝、塞尔维亚帝国出现分裂之际挥师北上。同年6月15日,双方在科索沃地区爆发中世纪史上少见的大会战——科索沃战役。
  在这场决定两个民族命运的关键会战中,出现了戏剧性一幕,塞尔维亚骑士米洛斯·克比里奇看到战友们虽英勇奋战但仍寡不敌众,遂心生一计——向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一世诈降。穆拉德一世看到这位骁勇的骑士终于臣服十分高兴,命令他跪下并上前亲吻苏丹的手以示臣服。米洛斯·克比里奇趁机掏出浸了毒的短刀,一个箭步刺死了穆拉德一世。
  更为戏剧性的是,如此成功的刺杀,居然适得其反——穆拉德一世的次子巴耶济德在获知父亲遇刺后立刻从前线赶回,在诱杀与其争位的兄长后,即位成为苏丹。巴耶济德重新调整了奥斯曼帝国一方的战场布局,反将原本处于僵持状态的战局拉向了有利于自己的一面。
  惨烈的科索沃战役最终以奥斯曼帝国大胜告终,塞尔维亚1.2万人战死,全国一半以上的骑士血洒战场。建立帝国不到半个世纪的塞尔维亚由此一蹶不振,南斯拉夫人的帝国梦也随着科索沃战役而结束了。
  大战之后,塞尔维亚人退守北部,以贝尔格莱德为中心又顽强抵抗了两百多年,才最终被奥斯曼帝国彻底征服。这段时间足够长,长到塞尔维亚人足以将当年的创痛刻进民族基因,科索沃地区也成为塞尔维亚的民族圣地。在1876年至1878年的独立战争中,塞尔维亚军队经过当年科索沃战役的战场时,战士们纷纷脱下靴子行军,表示不愿惊动先人的英灵。
  1914年,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访问萨拉热窝,那一天是公历6月28日,如果按东正教历法,刚好是6月15日——科索沃战役纪念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感到自己在“国耻日”又遭羞辱,于是复制了米洛斯·克比里奇的行动,刺杀了费迪南大公,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从米洛斯·克比里奇到普林西普,刺客几乎成了塞尔维亚人的“天赋”,个人英雄主义也成为塞尔维亚人的精神特质之一。近代以来塞尔维亚的民族悲情,都系在科索沃地区这片土地上。

纠结之地 
  当现代塞尔维亚人终于争取到民族独立,想重新将科索沃地区拥入怀抱时,这片土地却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对奥斯曼帝国也有着特殊意义。战役之后,为了巩固边疆统治,更是为了彻底打垮塞尔维亚,奥斯曼帝国在科索沃地区执行了少见的严厉宗教政策,要求当地民众改信伊斯兰教。这个政策之下,塞尔维亚人被迫逐步迁出科索沃地区,邻近的已被奥斯曼帝国统治许久的阿尔巴尼亚人逐渐迁入当地。
  到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解体时,科索沃地区的民族成分已被完全打乱。据估计,1918年科索沃地区的塞尔维亚人不足当地总人口的2%,其余大部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但塞尔维亚人对科索沃地区的执念太深,他们要恢复故土。
  于是,自20世纪20年代起,塞尔维亚人拿出当年跟土耳其人死磕的劲头,开始对科索沃地区“再移民”。此后80多年中,科索沃地区的塞尔维亚人比例缓慢回升,二战时期达到5%,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时期达到15%,1998年创纪录地超过30%。正是这一年,不愿坐视民族成分变化的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人与塞尔维亚人爆发大规模种族冲突,此时以塞尔维亚人为主体的南联盟站在塞尔维亚人一方,最终美国和北约武力干涉。
  现在,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地区渐行渐远似乎是个难以挽回的趋势。近年来,塞尔维亚屡次尝试申请加入欧盟,都卡在了科索沃问题上,欧盟一再施压让塞尔维亚在这个问题上“松口”。2018年11月起,科索沃地区对从塞尔维亚进口的商品征收100%惩罚性关税,给塞尔维亚经济带来不小的影响。
  双面夹攻之下,塞尔维亚扛不住了。此次在白宫签署的协议中,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地区同意建立单一市场,取消关税。但对塞尔维亚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许诺:只要在协议上签字,塞尔维亚就能得到美方2亿美元援助,如果双方继续维持和平,后续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也将滚滚而来……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在美国人的利诱下,塞尔维亚还是放下了执念,留给这个民族的,只有现实的妥协与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