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女儿上大学母女俩住进单间

学校还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帮妈妈安排工作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13日
  9月12日,妈妈背着邹怡芳下楼准备坐上青岛大学的专车去报到。
  在专门的单间宿舍中,邹怡芳被满满的爱心包围。
  8月31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先后刊发了《烟台瘫痪女孩考上青岛大学,妈妈决定背女上大学》等系列报道,讲述了烟台瘫痪女孩邹怡芳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考上大学,以及妈妈姜玉荣12年风雨无阻背女求学的故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9月12日,新生开学前一天,青岛大学专门派人驱车到烟台将母女二人接到青岛入学。学校不但为母女二人在一楼安排了单间宿舍,还免除了学杂费、住宿费,并承诺帮妈妈在校内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楠楠 吕奇 李珍梅

身残志坚
瘫痪女孩考上青大

  16年前,不到4岁的邹怡芳突患急性脊髓炎,导致下肢瘫痪,从此与轮椅相伴。母亲姜玉荣从小学到高中每天早、午、晚背着邹怡芳上下学,坚持了整整12年。在今年的高考中,邹怡芳以577分的成绩考入了青岛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接到录取通知书后,高兴之余邹怡芳的妈妈姜玉荣也顾虑重重,把记者拉到一边悄悄地问:“我孩子现在瘫痪,下肢没有知觉,大小便不能自理,你说这种情况,能否向学校申请一间单间宿舍,我过去陪读?”
主动对接
青大专人赴烟台家访

  在看到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刊发的系列报道后,青岛大学第一时间联系到母女俩。9月初,化工学院团委书记董永红,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孙德帅,辅导员李林林等一行五人驱车到烟台邹怡芳家中走访慰问,并实地了解母女俩的困难,表示将积极帮助解决。
  9月13日是青大新生报到的日子,学校为邹怡芳母女俩准备了大礼包。9月12日,青岛大学不但派专车到烟台接母女俩报到,随车前来的辅导员还带来了更多好消息:免学费、住单间、给妈妈在校内安排工作。
  12日一大早,姜玉荣就起来收拾东西,穿的、用的,孩子的学习用品,还带上了邹怡芳心爱的葫芦丝。“今天离开,这房子就退租了,在这住了五六年了,也有不舍得,但孩子考上大学了,她走哪我就到哪。”姜玉荣笑着说,“今天是个好日子,高兴。”为此,姜玉荣当天专门穿了一条红色长裙。
  上午10点半左右,如同12年前上小学一样,姜玉荣背上女儿下楼上车。在众人的祝福中,邹怡芳和妈妈坐上青岛大学的专车,奔赴崭新的大学生活。
安家校园
学校各项安排太暖心

  “这个手提袋还印着我们学院的名字呢,这几个书签也很有特色,我也很喜欢。”9月12日下午,在青岛大学化工学院迎新现场,坐在轮椅上的邹怡芳开心地笑了。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她体验了整个大学报到流程,还逛了校园。
  化工学院老师李林林告诉记者,“学校给邹怡芳和她妈妈在1楼安排了一间单独的宿舍。宿舍里还加装了热水器、配备电风扇,改造了无障碍卫生间等。”
  此外,学校将邹怡芳大学四年的学杂费、住宿费全部免除,帮助申请学校各类助学金,按照最高档发放,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将根据邹怡芳的学习成绩来发放。同时学校积极协调,为邹怡芳的妈妈在校内安排一份合适的工作,方便照顾邹怡芳学习,同时解决其家庭生计问题。
  记者在单间宿舍看到,十几平米的房间里有独立阳台,还配置了书柜、书桌及两个上下床。墙壁上粘贴的彩色气球拼成一个心形,中间的便利贴上有学长学姐们写给邹怡芳的话。桌子上放着两束鲜花,还有水果篮。
  “布置得这么温馨,给我很大的惊喜。”来到宿舍,邹怡芳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李林林老师表示,学院考虑到邹怡芳的实际情况,为她专门安排了学业导师,指导帮助她制定合理学业规划,学院还与教务处沟通尽量将邹怡芳上课的教室安排在一楼;同时成立帮扶小组,入校后尽最大努力帮助她安心完成学业。
不负爱心
继续拼搏考研读博

  “我喜欢吹葫芦丝,已经过了10级。还喜欢玩配音,做歌曲策划,看书,写作都是我的爱好。”邹怡芳说,她对大学生活很憧憬。她想加入一些社团,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我将来的理想是做科研,所以准备考研,读博。这个期间可能也会有很多困难,但我会尽力克服,乐观面对。”邹怡芳说。
  “孩子走到今天,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这次学院领导和老师给与这么贴心的关怀,很感动,也很感激。”谈起这十多年的生活,邹怡芳的妈妈姜玉荣红了眼圈。她说,进入大学,孩子可以说是踏入一段新的征程,她能做的就是继续陪着女儿,做她的双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