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中学生变身“菜农”体验田间劳作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3日
  9月19日,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崂山街道联合市第二十一中学将学生们的实践课搬到了田间地头,引导学生们体验农事劳作、学习农耕文化、懂得感恩农民。
  在崂山屯村爱心农场,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帮助农民伯伯为蔬菜除草、浇水,采摘新鲜的芸豆。不一会儿,大家的脚上都沾满泥巴,但谁都不介意,忙着相互分享劳动感受。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研学活动,了解了农民伯伯的辛苦,真正体会到了“汗滴禾下土”的含义,今后一定会珍惜食物,杜绝浪费。
  “丰收仍需节俭!刚刚大家都体验了农事生产的辛苦,更应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实践课老师简单的开场白将同学们的注意力从劳作中拉了回来。她告诉大家,农耕文化蕴含着乡村故事、传统、习俗,可为乡村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充沛的给养。同学们除了要学习沿袭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还要把这些精神内涵保护、传承下去,为自己的家乡添活力、聚人气。
  田间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又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崂山屯村暖心食堂,为巧厨娘志愿者当帮手,剥玉米、摘菜、去蒜皮、收拾桌子,为前来就餐的农民爷爷、奶奶准备美味午餐。市第二十一中学生黄楚芸说:“有这样的体验很开心,今天很多活都是我第一次干,让我明白了劳动的意义,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第二十一中教师姜丽丽表示,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举办这样的研学活动,是希望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农民的辛苦、丰收的喜悦,理解“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米汗珠换”的真正意义,以此教导他们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王璐 姜丽丽 董艳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