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激发动力,开放聚合资源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打造改革开放“试验田”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5日
  位于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内的汽车整车进出口口岸。 孙进涛 摄
  海尔·卡奥斯智能+5G高端验证平台。 张进刚 摄
  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 孙进涛 摄
  扎实推进106项试点任务,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在吸引外资、金融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交出亮眼“成绩单”……自2019年8月31日挂牌以来,开启“自贸时间”的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以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重点,这块改革开放“试验田”,正释放出强大“虹吸效应”和发展动力。
  苦练内功
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


  8月30日,在由《环球时报》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发布会上,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荣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区”。此时,距2019年8月31日自贸区青岛片区正式挂牌,恰好一周年。
  在这份极具含金量的榜单上,政务管理效力、产业发展实力、商业可塑活力、社会活动创造力、园区品牌影响力是评判标准的五大指标,体现的都是地区对国内国际“合伙人”的关键吸引力。考验的,也正是一座城市与市场主体共谋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以及“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做事”的水平。
  一年来,青岛片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吸引外资主阵地。
  青岛片区全面推进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取消“石油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审批后,青岛片区新注册油品贸易企业152家;食品经营许可(仅限预包装食品)由审批改为备案后,新注册食品经营企业736户。
  青岛片区在全国首创“一证(照)通”改革,59类办理高频行业率先纳入改革范围,行业申办材料减少35%,审批环节减少56%,承诺时限缩减32%。在全国率先上线企业设立智能登记系统,企业设立实现全程零跑腿、零见面、零人工干预。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户山东自贸试验区首家外商独资旅行社,落户青岛市首家合作制公证机构。
  因此,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榜上有名,得益于地区本身对开放大势转化成发展动能的“内功”。营商环境这一城市内生动力的打造,也正是青岛这座青春之岛的蓬勃活力所在。
深化改革
交出亮眼“成绩单”


  营商环境的优化效果明显,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在金融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吸引外资等方面成果显著。
  作为我国金融开放创新的试验田之一,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金融产业有了突破性发展。截至7月底,新引进金融项目共计134个。开展了全国首笔中国—新加坡货币互换项下新元融资业务;中欧国际交易所在中国设立的首个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中欧国际交易所中国(北方)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落户片区;完成全国首票20号胶期货保税交割;推出基于关税大数据的线上融资产品——关税e贷;首个财金平台经济项目投入运营;山东自贸试验区首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落户;成立了青岛跨境基金中心,首支50亿元规模基金顺利落户。
  同时,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聚焦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优势领域,正在打造东北亚航运枢纽。聚焦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运用十大创新技术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码头,其中8项为全球首创,为全球港航业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模式”“青岛方案”。
  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首创的自动化码头无人卡口监管模式,闸口通行效率提高108%;首创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创新模式,实现“一次办理,全年许可”;首创货物储运状态分类监管新模式,库容率平均提升30%以上,物流成本平均节省15%;完成国内首票舱单状态下无须报关的国际中转集拼业务,通关时间比韩国釜山港节省约1.5天;首创海铁联运货物“全程联运提单”,依托海运提单的完备功能,形成“一单到底+一票结算+一次委托+一口报价”的“一单制”模式,上半年实现全程联运提单出口4204标箱、进口3217标箱。
  吸引外资方面,在今年1至7月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新增外商投资企业73家,实际到账外资2.64亿美元,同比增长79.6%;青岛片区跨境电商实现进出口15.8亿元,同比增长4倍;冷链进口11万标箱、同比增长52%。
扩大开放
探索中日韩国际合作新模式


  青岛与日韩两国地缘相近、人文相通、经贸往来密切,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是山东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重要部分,也是青岛片区重要的差异化发展方向。获批一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充分发挥对日韩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优势,重点在推进区域合作交流便利化、拓展多领域经贸合作空间等方面,探索中日韩国际合作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
  搭建经贸合作发展平台。建设日本“国际客厅”,启用当天就签约落地了三菱日联银行等20个重点项目;引进了中日经济文化学会、青岛-日本企业家联谊会秘书处等15家第三方合作机构;举办科创中国“技贸通”重点日本项目线上路演等3场招商宣传推介活动。上半年通过“云招商”“跨境审批”引进日韩外资企业12家,开通“日韩-缅甸”海转陆过境业务,“齐鲁号日韩陆海快线”等服务实现班期化、常态化运营。
  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借鉴日本“六本木新城”模式,积极打造“一心一港一城”的中日韩消费专区。其中,跨境电商体验中心已开业运营、线上商城试运营,每位消费者可享受到“单笔不超5000元,全年26000元”的免关税跨境电商政策红利;日韩服贸港将于年内建成20万平方米商业载体,已与无印良品等6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日韩商务城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将建立多元咨询服务、跨境服务贸易、文娱产业、国际商务区四大功能板块,目前正在进行概念规划编制,年底前完成1000万平方米载体规划设计。
  下一步,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将继续围绕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聚焦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和探索中日韩三国地方经济合作等主攻方向,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推动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为全省、全国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