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驰援,书写杏林无畏担当

青岛306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不辱使命“战”一线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5日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迅猛,青岛306名医务人员告别年迈的父母,吻别睡梦中的孩子,惜别依依不舍的爱人,一批接一批逆行而上,义无反顾地踏上驰援湖北的征程。从1月24日至2月15日,青岛市先后派出5批医疗队和院感、疾控专家以及民营医院医生远赴湖北,支援疫情最严重的一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台雪超 通讯员 李志涛
  整装待发的援鄂医疗队员。
  欢迎英雄回家。
  院感专家星夜驰援
去得最早撤得最晚

  4月30日,青岛市首位援鄂抗疫医务人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生秦文解除隔离休整,返回家中与亲人团聚。至此,青岛市306名援鄂医疗队队员圆满完成战“疫”任务,继续奋战在青岛市抗疫一线。
  时间再次拉回到牵动所有人心的时刻。1月24日,大年三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生秦文接到国家卫健委调令,进驻武汉市肺科医院,成为山东省首位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主要负责武汉市肺科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她积极排查医院感染防控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改造、优化院感布局流程,制定应急预案,对院内职工及医疗队队员培训10余次,协助医院及山西省、内蒙古医疗队新开3个病区增加床位近200张,配合武汉市优抚医院改建新开900张床位。
  第一个抵达,最后一个撤离。秦文在武汉奋战82天,用坚守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新院区连夜“开荒”
大别山打响战斗

  白衣勇士逆风行,勇士百战踏春归。正月初一和初四(1月25日、28日),青岛市第一、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20名医疗队成员相继抵达湖北,在紧急筹建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开展医疗救治。设施、物资缺乏的情况下,穿着防护服就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这是山东医疗队队员在湖北工作的常态。
  青岛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市立医院本部重症医学科主任潘胜奇带队连夜“开荒”,接管新病房,筹备医疗用品。青岛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青岛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徐德祥,在黄冈的54天,他每天只睡4小时左右,带领团队创造性地对所有患者实施24小时“滴定式”治疗,所在病区263例患者有262例康复出院,52例危重症全部存活。
  到2月4日第1例患者治愈出院,再到3月18日最后两名患者出院,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顺利实现“清零”。在这里,山东援鄂医疗队共救治患者411人,其中重症、危重症92人,取得了医护人员零感染、出院患者零回头的战绩。黄冈市人民政府授予青岛市全体援黄医疗队员“荣誉市民”称号。
  除了公立医院队伍驰援,1月30日,青岛思达心脏医院、青岛颐生健骨伤医院组建了全国首支非公立医疗机构向疫区派出的医疗队,作为青岛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在武汉汉阳医院参与了医院标准化新冠肺炎隔离治疗“示范病区”的筹建工作;负责的急诊科共接诊1200余人次,发热门诊共接诊500余人次;管理呼吸科三病区55张床、呼吸ICU10张床。医疗队成员与当地医院医务人员一道,取得确诊患者住院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战绩。
  2月2日,青大附院10名医护人员组成青岛市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集结出征,进驻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开展工作。期间累计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96人,治愈出院81人,转出12人;取得患者零投诉、医护零感染的成绩。
交出“武汉答卷”
创造“青岛纪录”

  青岛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是人数最多的一支援鄂队伍,由青岛市5家医疗机构和青大附院共264名医务人员组成,进驻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整建制接管光谷院区E1病区9楼、10楼重症病房。
  其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132人,与青大附院进行5G远程会诊,倡导“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救治出院光谷院区年龄最大的91岁重型高龄伴多脏器损伤患者;成功为86岁高龄合并脑梗死、高血压病等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危重型患者行微创气管切开术,52个日夜累计救治患者97人,其中重症80人、危重症17人、治愈出院82人。用高水准的医疗技术交出了一份学霸级“武汉答卷”。
  由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海慈医院)、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胶州中心医院132名援鄂医务人员组成的青岛二队将医院的精细管理、精准救治理念移植到武汉,并进行了升级再造。6S标准化病房管理、驻地感控管理、多学科联合、医护一体化、创新“清单制”管理……成为了光谷院区的“标杆”。累计收治病人104人,抢救危重症12人,创造了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辉煌战绩。
依依惜别
继续守卫人民健康

  在援鄂医疗队凯旋之时,武汉人民依依不舍,他们用警用摩托车开道,欢送医疗队员,武汉市民有的在道路两旁含泪目送医疗队员回家,在家不能外出的市民,打开窗户高喊:“谢谢你们,我们舍不得你们走!”回到青岛,机场以“过水门”为航班“接风洗尘”、城市景观亮灯致敬、市民自发夹道欢迎,致敬白衣战士,欢迎英雄回家。
  青岛市10万余名医务工作者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尊重。今年3月30日,“青岛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务人员群体”荣获首期“青岛楷模”称号,这是对全市医务工作者的褒奖和礼赞。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青岛市2名医生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据了解,上半年,青岛市启动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已建立涵盖37家核酸检测机构、44个采样点的新冠肺炎病毒检测防线,最大日检测量达到2.4万人份,累计采集并检测样本121.21万份。建立涵盖44个医疗机构发热门诊、11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的传染病监测“哨点”防线。互联网医院达到24家。筑牢机场、海港口岸和第一入境点监测防线,累计对3.39万名入境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收治境外输入病例21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