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新冠患者,他创出“青岛模式”

青大附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孙运波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5日
  庚子鼠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大江南北,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副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孙运波临危受命成为抗疫专家组长,全力挽救生命,探索“早期启用中医治疗、早期呼吸功能锻炼、早期患者心理疏导”的抗疫“青岛模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台雪超
  临危受命
担任抗疫专家组长

  “这场疫情阻击战我们没有退路。只能胜,不能败。”1月17日,孙运波被任命为青岛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这对2003年抗击非典、2013抗击甲流中均勇挑重担的他来说,既是临危受命,又是众望所归。
  上午在青岛市卫健委接受任务和专题培训后,当天下午孙运波便对青大附院发热门诊和窗口科室的科主任进行指导培训。而就在短短的5个小时后,被确诊为山东省首例的新冠肺炎患者就走进了医院急诊。
  这名患者的病情在入院后的第三天就急转直下,迅速发展成重症。为了避免患者的感染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孙运波放弃呼吸机治疗的方案,选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治疗手段。因为他知道,如果使用呼吸机治疗就意味着患者从重症转为危重症。这样一来,不仅会使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增加继发细菌感染的风险,也会因为病情的加重而需要护士24小时守在病人身边,从而增加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紧要关头,孙运波走进隔离病房鼓励和传授肺功能复张锻炼,为患者亲自示范呼吸锻炼要领。
  “先像我这样慢慢地深吸气,然后把嘴像吹口哨一样嘬起来再用力向外呼气。开始会有点难受,但这样才能做到整个呼吸过程中持续有正压气流撑开你的肺,一定要忍住……”孙运波看似平静的话语中带着些许担忧。如今,再次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时,他表示,那时并没有想太多,就是想尽自己所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恐惧。1月29日上午,这位患者成功被治愈出院。
医术高超身先士卒
挽救病人保护团队

  为病人和同事们的安危着想,孙运波经常只身一人一次完成5个插管的操作。病房内多个病人全套使用了ECMO、呼吸机、CRRT,孙运波全力兼顾,一站就是数小时,直至病人脱离危险。当88岁新冠患者突发脑和肝脏损害伴意识障碍,唯有甄别病因才能正确救治的紧急关头,孙运波进入隔离病房,在患者不能侧卧弯腰的情况下,娴熟的从椎旁快速实施蛛网膜下腔穿刺引流,由于通过脑脊液化验明确了病因,给予患者精准治疗,使其治愈出院。90岁的新冠重症患者突发消化道溃疡出血并DIC、休克,孙运波密切观察3天,输血5000余毫升,最终取得保守治疗成功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奇迹。
  疫情期间,青大附院新冠患者重症病房共收治了22名患者,治愈率100%。其中最大的90岁,最小的6岁。在这里,孙运波带领团队向死而生,100多个日夜艰苦奋战终获胜利,无一名医务人员感染。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他创立“青岛模式”

  作为青岛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除了救治青大附院的患者,孙运波还要奔走在各个定点医院。根据首例患者的病情,以及防控非典、甲型H1N1流感的经验,孙运波探索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青岛模式”:早期启用中医治疗、早期呼吸功能锻炼、早期患者心理疏导,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自“抗疫”阻击战打响,孙运波连续128天每日两次对青岛市收治的65名新冠肺炎患者实施远程会诊和指导治疗,部署和落实市领导指导方案,快速有效地完成市卫健委布置的定点医院遴选和“五早四集中”的诊治方案制定任务。4个月内,他亲率专家组6次对全市数千名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升了青岛市专家团队的诊治水平。为了确保医务人员培训效果,孙运波在国内率先推广手机掌上新冠学习资料大全,确保全市、包括援鄂队员每人每事每地均获得靶向指导,在定点收治医院对新冠病人按照病情和治疗条件进行分层分级管理,通过网络化平台远程会诊、专家共享和多学科联合会诊,实现了全市抗疫诊治高水平同质化诊治。尤其对5名危重患者实施一人一组一策,实现全治愈零死亡。青岛市“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表现的高超技术和救治效果赢得全国的赞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