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春:鏖战52天,无悔32年从医路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5日
  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青岛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李永春从事呼吸疾病临床工作32年,对慢阻肺、哮喘、肺间质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李永春参加青岛市第七批技术干部援藏任组长,并任日喀则市卫生局副局长。在藏区的两年,他深入农牧区,义务送医送药、义诊3000多人次。在他的建议和帮助下,日喀则市医院开通了120急救热线,购置了急救车,为藏民搭建了一条生命急救通道。
  援藏归来,2003年4月抗击非典,他临危受命,担任发热门诊主任。他在发热门诊接诊了一例高度疑似病例,组织全市会诊,确诊为青岛市第一例输入性SARS病例。因为在非典一疫的优异表现和突出贡献,李永春被青岛市委市政府联合表彰,授予“青岛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他坚决志愿投身救治一线。“我是一个呼吸科医生,32年前的选择,今天仍然坚持的选择!穿了这身白衣,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此刻,这就是我们的职业和职责。”
  青岛支援武汉医疗队132人,由5家医院临时组建。李永春担任医疗队的领队、临时党总支书记。到达武汉后,他顾不上休息,紧急参加医疗领队会议,查看光谷院区情况,安排部署全面接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区9楼重症病房的各项工作事宜,医疗队仅用一天时间,将17间病房的51张床位全部收满。
  为了提高医疗效率与质量安全,李永春创造性地提出诊疗的“三个3”原则、医生对病人的“纵横网格化”管理机制,并将“6S标准化管理理念”带到战“疫”一线,形成了全面型6S管理体系。青岛医疗队所管病区仅用一周时间,就建立了严密的管理体系、严格的清洁区标准,教科书一般的行为遵循,成为光谷院区病房管理的“标杆”。鏖战武汉的52天里,他带领医疗队收治病人104人,抢救危重症12人,创造了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辉煌战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高分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