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共建让病人再次“学会”说话

海大与市立医院联手打造“语言认知康复与医患沟通研究中心”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5日
  “语言认知康复与医患沟通研究中心”揭牌。
  9月22日,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市市立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语言认知康复与医患沟通研究中心”。双方将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把中心打造成“高校+医院”深度合作平台,在医疗实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对接国家战略需要,服务地区和人民健康需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台雪超 通讯员 徐福强
  强强联合携手共建
提供标准、系统化的康复锻炼

  22日,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市市立医院共建“语言认知康复与医患沟通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举行。青岛市市立医院总院长管军首先致辞。他表示,此次签约是医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青岛市卫健委“双招双引”战略的丰硕成果,也是市立医院集团深化院校合作的重大事件。在卒中、痴呆等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语言康复、神经康复等成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双方将携手共同打造具有标志性的语言认知康复专科品牌和医患沟通研究中心,搭建医患和谐沟通的桥梁,为卒中患者提供标准化、系统化的语言认知康复锻炼,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双方将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工作,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融合资源优势
推动“健康青岛”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认为,此次合作,切合了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青岛市市立医院脑科中心拥有顶级的专家团队,在脑血管病、癫痫、阿尔兹海默症等语言性障碍等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相信通过此次合作,双方的资源优势能够得到更好的共享和融合,实现互惠双赢,共同提高双方科学研究和一流人才的培养,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作出贡献。
  “此次合作是对‘面向人民健康’国家号召的积极响应和实际行动,是通过科技合作来促进医疗健康的发展,是对科技的深度和广度的有益探索,是里程碑式的合作。”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表示,医疗和教育是青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城市的两个重要内涵,双方都肩负着重要使命,希望双方通过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形成发展的合力,产出丰硕研究成果,让百姓受益,创造多赢的局面。
  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赵宝玲在讲话中指出,青岛市市立医院是委属医疗机构的龙头,中国海洋大学是青岛高等教育的一张名片,双方此次合作,正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落实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行动,对推动青岛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尤其是语言认知康复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医院抓住机遇,优势互补,建设“健康青岛”发展大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开展语言、认知等前沿研究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压力、全球老龄化等因素的出现,与语言和认知相关的疾病患病率逐渐升高,已引起足够重视。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其认知功能减退个体约占8%,并且随着老龄化加重,这一数字也将逐年增大。研究显示,双语或可提高认知储备,即大脑对神经系统损害的恢复能力,因此语言康复锻炼可以暂时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对晚年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根据合作协议,接下来,双方将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开展语言、认知与脑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语言、认知与脑科学的前沿成果为支撑,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继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双方还就项目协调对接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