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层服务,保障一方百姓健康

青岛市崂山区卫生健康局: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医疗运行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5日
  2020年对于卫生健康事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青岛市崂山区卫生健康局牢牢稳住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实做细为民服务日常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推动健康崂山稳步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台雪超
  精准防控,强化心理服务
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卫生健康队伍是战胜疫情的先头部队和主力部队,医务人员更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疫情发生以来,青岛市崂山区卫生健康局迅速组建队伍,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青银高速口、海大路口、流调现场、预检分诊大厅等,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社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疫情防控、重点交通卡口检疫、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管理、疫点封锁管控、心理疏导等方面,崂山区卫生健康局及时出台有关规范要求,并及时组织对重点企业和企业复工督导组开展技术培训,为全区中小学复学开展专题培训,对驻区高校防控工作进行督导,全方位多举措筑牢防控屏障。
  在疫情防控任务繁重的艰难时期,崂山区卫生健康局紧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进度、保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不出问题。通过创新工作方式,组建由辖区精神卫生专科医院50位心理咨询师和436名社会志愿者组成的专业化服务队伍, 出了一条具有崂山特色和疫情防控应急能力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子。
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
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崂山区卫生健康局积极开展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青岛和睦家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建成三方互补紧密型城市医疗联合体。采取技术协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方式,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舒适的医疗服务。
  同时,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卫生院与市立医院东院区,崂山区北宅街道卫生院先后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相继签署医疗联合体协议,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开展业务合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患者在社区解决常见疾病治疗,实现“少跑腿”。
免费提供脊柱侧弯筛查,
全区1万名在校青少年受益

  处于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易出现脊柱畸形,严重影响身体及心理健康。为了及早发现孩子们可能存在的脊柱健康隐患,2020年,崂山区将为1万名在校青少年免费提供脊柱侧弯筛查服务纳入区政府实事。项目通过发放家长一封信等方式进行宣传发动,按照自愿原则组织筛查,由青大附院及市立医院脊柱外科专家团队组成,对崂山区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在校学生提供脊柱筛查全过程的医学支持。此次筛查共为10050名在校学生提供了免费筛查服务,通过无创伤、无辐射、无任何药物的安全检查,共筛查出有问题的学生661人。其中高低肩344人;剃刀背280人;骨盆不平2人;躯干倾斜35人。对于症状轻微学生,脊柱外科专家现场给予指导,通过纠正坐姿、站姿等方式予以调整,对症状较重的70余名学生,崂山区卫生健康局统一安排到定点医院进行免费拍片,提供进一步确诊服务。
推进托育行业健康发展
倡导妇幼健康全周期服务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崂山区约有3岁以下婴幼儿1万2千余人,目前,家庭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呼声较大,特别是双职工家庭,迫切希望获得专业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为推进托育机构健康发展,崂山区按照科学规划、规范有序、分步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托育行业发展,加快示范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严格机构备案,通过加强对服务管理标准的学习和指导,规范现有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力争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托育服务机构。9月19日崂山区首家通过备案的普惠托育机构正式开业,接纳崂山区3岁以下婴幼儿可以到规范的托育中心上托班。同时鼓励幼儿园在保证原有托位的基础上兴办托育机构,积极探索幼儿园、托育服务机构一体化建设。
  下一步,崂山区卫生健康局将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依托市远程医疗管理中心平台及各医联体单位已经搭建的远程会诊平台,不断扩展远程医疗服务内容和覆盖范围,建立“五病共管”慢病管理机制,通过实现多元化的诊疗服务,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最优质的诊疗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