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最初1%股权引来超过10亿投资

民营高校混改成功走过十年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6日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混合所有制的航空学院学生在实训基地上课。
  随着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协议的签署,山东公办高职整校混改迈出了第一步。而同样在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则是山东民办高职混改的先行者,混合所有制办学近10年,在校学生超过1万人,走出一条混改的成功路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尹明亮

  在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校园已经颇具规模,随着北校区的建成,占地800多亩的校园基本成形。对如今担任学校政策研究室主任的郭素森来说,10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他也见证着这所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山东高职混合所有制的探索就是从这片土地上开始的。”郭素森说,这些年,他也见证了山东高职混改的一个个重要时刻。
  2010年,潍坊市政府请示设立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时便明确提出政府入股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2011年,采用公司股份混合的山东省第一所混合制高职专科院校诞生,根据约定,“为加强监督和管理,市政府出资拥有1%股份,并担任董事和独立董事”。
  “政府投入536万元财政资金,以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撬动3家企业3.6亿元社会资本组建学院,政府出资虽少,但这是一根定海神针。”山东海事职业学院院长王敬良介绍,正是这1%的政府股份,让参与投资办学的三家企业有了信心。
  “其实当时办学情况比较复杂,各方协调困难,政府的这1%资金的投入就如同卤水点豆腐,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顺了。”郭素森说。
  在随后的发展中,山东海事职业学院的产权愈加明晰,多元办学的机制也走向完善。2014年,学校完成第一轮资产评估,明晰各方产权,当时学院的产权结构比例是:潍坊市政府1.47%,三家企业分别为67.79%、15.37%、15.37%。
  建校近10年,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如今正在朝着一所本科职业院校的方向迈进。这离不开混合所有制带来的发展动力,随着学校北校区的建设,近10年来,政府当初投入的资金,累计为学校吸引来的社会资本已经超过10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