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省会“三环时代”,改造万里乡村路

济南交通公路部门全力助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8日
  9月16日,济齐大道提前7个月完工,省城“西大门”大变样。
  农村公路旧貌换新颜,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农村公路的建设,为济南乡村振兴插上了翅膀。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兴修公路,民之福祉。2020年,济南市交通公路部门聚力实施“攻坚决战行动”,确保五条高速三条国省道年内竣工。“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通户道路硬化、黄河滩区临时撤离道路建设、“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等工作即将完美收官,助力省会济南开启“三环时代”,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村群众奔小康的发展步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飞跃 

五条高速三条国省道竣工
“三环”从梦想照进现实

  9月25日凌晨,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东环段(大东环)转体桥成功完成转体施工,标志着项目最后一个难点被攻克。按照计划,大东环计划年内竣工通车,济南“三环时代”真正从梦想照进现实。
  9月16日,济齐大道提前7个月完工,9月1日,济乐高速南延竣工,6月20日,济南市第四条区县“小绕城”——G105平阴绕城段提前建成通车……今年是济南公路建设收获成果的一年,也是泉城交通人不辞辛劳,咬紧牙关完成小康社会攻坚任务的一年。
  今年,济南市交通公路部门强力推进25项公路重点项目,冲击多项新纪录。高速公路方面,除了济乐高速南延,大东环、济泰、青兰(莱芜)、京沪(莱芜)等4条在建高速公路计划年内建成通车。
  “济乐高速南延将进一步拉近商河与城区的距离,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青兰高速增加了一条从莱芜到泰安方向的连接线,京沪高速把现有的高速拓宽为双向八车道,将大大提升京沪高速莱芜段的通行能力。”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峰表示。
  记者了解到,国省道方面,除了已经完工的省道101槐荫段和国道105平阴绕城段,国道220长清南段计划年内通车,省道103改建工程也将启动。除了今年通车的5条高速3条国省道外,济南还加快推进大北环等7条约280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济南市“三环时代”建设步伐。
  同时,济南交通公路部门还加速推进“三桥一隧”跨河通道建设,其中,济南黄河大桥复线工程计划年内开工建设;黄岗路穿黄隧道、济泺路穿黄隧道北延、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正加快推进各项前期准备,力争及早开工。
提升近5000公里农村公路
给农村带去了人气、财气

  秋日泉城,叠翠流金。沿着山间绵绵公路,可看层林尽染;漫步田间蜿蜒公路,享习习凉风。路与景交融在秋天细腻的笔触中,一条条农村公路“连景成线,串珠成韵”,从主干道延伸到乡间小道,像一根根毛细血管,“流进”一座座村庄,带去了人气、财气。与路旁的美丽乡村和产业基地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成为一道道靓丽的乡村风景。
  演旧线是平阴县农村公路路网结构中的主干线道路,连通孝直镇与洪范池镇,项目全长12.225公里,途径11个村庄和驻地部队,是一条军民共用的道路,也是平阴县山区通达主干道。
  近年来,随着交通流量不断增大,原水泥路面已经破损严重,今年这条农村公路实现了华丽变身。水泥路面变成了高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为沿线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出行安全条件,对洪范池镇泉水旅游和农业采摘观光提供交通便利,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2020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各项工作全面加快,在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济南市交通公路部门紧紧围绕“四好农村路”发展总体目标要求,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着力点,积极筹集筹措建设资金,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通畅水平、管养能力、路域环境和社会效益,为乡村“产业发展”和“生态宜居”等提供可靠的交通保障。
  三年来,全市改造提升的农村公路近5000公里,危桥整治50余座,新建农村客运站点1800余个,逐步消除了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农村公路旧貌换新颜,不仅道路宽阔整洁,服务设施齐全,道路两侧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
2586个村完成通户道路硬化
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大山深处的历城区彩石街道捎近村,通户道路与通村路衔接贯通,节假日来旅游的人多了,农产品在自家门口就能卖出去,农家乐也火了,带动了经济发展。2019年,章丘区绣惠街道王金村实施了通户道路硬化,群众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困境,助推了大葱经济更好发展。
  2019年7月,农村通户道路硬化任务转至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大家积极担当作为,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加强调度考核,强化工作指导。
  按照村内道路功能需求,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硬化形式,就地选择硬化材料,基本实现村内道路布局合理,交通、集散、入户功能分类满足要求。在工作中,泉城交通人走进村内街巷,以工作为乐,与时间赛跑,建立实施“户户通”三级包挂机制及第三方监督制度,创新考核办法,强化质量管控,统一设计、专业监理,努力打造“户户通”精品工程,举全行业之力确保把好事办好。
  截至目前,2787个村庄已完成2586个,为村庄面貌整体提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更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能,真正赢得村民百姓的口碑。通户路,通达的不仅仅是道路,更是人心,条条通户路真正成为济南市农村居民的“民生之路”“幸福之路”。
  济南市还积极推动章丘区、莱芜区、钢城区和商河县突出地方特色,全面准备,顺利通过省级示范县验收评估。目前,示范县创建工作初显成效,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突出成效,道路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辖区农村交通出行条件切实改善。
215公里黄河滩区撤离道路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济南市黄河下游长平滩区由于常年受汛期洪水淹没威胁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滩区内撤离道路数量不多、路网布局不合理、现有道路标准较低,不能完全满足滩区群众及时撤离、转移需要。
  2018年,济南市对洪水淹没低风险区域实施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工程总建设里程215.805公里,总投资32226万元,涉及长清区、平阴县2个区县、8个镇(办)、88个村、7.6万人。
  其中,长清区建设里程102.425公里,建设投资15019万元,涉及3个镇(办)、26个村、18062人;平阴县建设里程113.38公里,建设投资17207万元,涉及5个镇(办)、62个村、57906人。工程于2019年底建设完成,比原计划提前1年时间,目前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济南市交通公路部门将滩区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工作纳入“四好农村路”重点任务,组建了黄河滩区临时撤离道路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积极统筹协调,确保滩区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议,先后4次赴郑州向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汇报、协调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修改完善情况,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滩区建设工作整体推进赢得先机。
  济南市交通公路部门积极协调配合长清区和平阴县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实现各项政策平稳落地,真抓实干,科学确立市级督导调度机制。牢牢站稳群众立场,坚持雷厉风行、快干实干,滩区临时撤离道路、连接道路与现有道路共同构成了内外衔接、城乡互通的交通网络,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杨峰表示,济南市交通公路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打造“五个济南”和重点工作攻坚年任务,克难攻坚,担当作为,确保公路重点项目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全面完成“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和“户户通”建设任务,提升公路服务品质,持续打造高品质“净舒美通”公路通行环境,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交通公路发展“双胜利”,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