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共享共治 精细化管理刷新城市颜值

历下:让群众享受“甜味”幸福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8日
历下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绿。
  历下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网格员及时处理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项。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历下区颜值大大提升。
  2020年是上下同心、谋求发展、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历下区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历下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社会治理为基础,以志愿服务为助力,以精细化管理为支撑,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全力提升城市颜值,高质量建设一流国际化现代中心城区,让历下居民真正享受到“甜味”幸福。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飞跃         

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近日,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和平路第三社区网格员李俊华接到居民关于辖区内油烟扰民的投诉,立即协同街道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环保等科室组成的联合执法组到达现场,及时处理完结。从13点51分接到投诉,到14点02分处理完成,前后只用十多分钟就解决了一起居民关注的问题。
  这样的事例正成为历下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常态。今年以来,历下区总结疫情防控经验,落实“1+4+4”社会治理体系要求,强化党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目前历下区共划定860个基础网格和354个专属网格,实现了全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截至目前,全区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各类人员达到7548人,实现了“基础力量一员一格,专业力量一员多格,联动力量一格多员”。
  网格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历下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以来,网格员及时处理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矛盾纠纷等方面各类事项6万余件,赢得了居民群众的认可,收到锦旗50余面,感谢信80余件。
  历下区在细化网格划分的同时,强化基层党组织轴心引领作用,实施“工委+专委”模式,在全区13个街道党工委吸纳480多家驻区单位进入专业委员会,推动1500余名机关干部下沉网格、充实力量。专业力量、智慧平台共同聚焦网格,历下区基层逐渐实现了“由单科门诊变专家会诊”治理方式的转变,构建了共治善治的基层治理格局。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千余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

  今年71岁的老党员李友德,退休后一直在龙洞街道银座花园社区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党委的号召下,他加入创城志愿服务队,带头清理楼道杂物、清除小广告,并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入户宣传,成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温暖连心桥。
  如果说,1214个网格撑起了历下区基层治理的骨架,那么,活跃在各社区的1000余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则充盈了基层治理的血肉。历下区居民正享受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带来的幸福感。
  在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中,历下区探索建立“1+4+N”模式,搭建起一支全区文明实践服务总队,志愿服务专业队、街道服务大队、社区志愿服务特色队、社会机构志愿队四类N支志愿服务团队的组织架构,逐步形成了自愿参与、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线下就有5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共同构筑了基层社会治理和疫情防控的“志愿长城”。
  在历下的各社区,活跃着一支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百姓宣讲志愿服务队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用小故事说大道理;全国道德模范房泽秋孝老爱亲志愿服务驿站遍布各社区,并与“泉城义工”强强联合;“小候鸟课堂”志愿服务队打造社区学童学后托管特色品牌;“银龄义工联盟”志愿服务队开设兴趣班、健康养生讲堂;“新时代泉城义警”志愿服务队为高考“护航”、“泉马”保障、“唐马”开道,成为居民群众心中的“社区卫士”。同时,为了引导市民形成文明出行习惯,历下区组织万余人次志愿者在全区交通路口、公园景点、背街小巷、文化场馆等开展整治共享单车乱摆放、文明交通出行、文明旅游推广等公共文明引导活动。
  下一步,历下区将继续联动社会各级各界志愿服务资源,以网格化布局、项目化运行、信息化平台、点单式服务、品牌化打造为抓手,以实际行动构建历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书写好新时代的历下雷锋故事。
以精细精致为标准
城市颜值大大提升

  作为济南的中心城区,历下区一直是展示省城形象的窗口。为此,历下区牢固树立“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提高标准、压实责任,把历下扮靓扮美,城区形象品质显著提升。聚焦城乡接合部、老旧小区等重点部位,全力整治“脏乱差”等问题,切实发挥历下主战场、主力军作用。
  历下区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原则,坚持“精致、时尚、靓丽”标准,实现“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共辉。高标准实施东关大街街区更新,对泺源大街等13条道路进行绿化提升,打造层次丰富、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花卉景观大道和花漾街区,营造“森林围城、绿道穿城、花景满城、四季绿城”的城市景观形象。借鉴国内外一流城区特色,开展适度宜人的夜景亮化工程,展现历下光影魅力。加快推进2座山体公园和8处城市公园建设,植入更多文化元素,让市民享受更多健身休闲的绿色空间。深入实施开元山庄等8个老旧小区整治,加大杆线整治力度,在全市率先打造大明湖等3个“无杆线街道”。
  同时,历下区还探索实施非机动车“退路进院”管理,全面开展停车示范街创建,加大停车资源供给。打通浆水泉路等8条瓶颈路、丁字路,对解放路等7条道路进行整修,做好轨道交通R2线建设保障,用路通带动心通、气通。随着城市容貌的全面提升,历下已成为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不断彰显执政为民情怀
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历下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切实增强历下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丝丝“甜味”。
  更加有力地保障民生,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快提升公共服务,落实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10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正加快推进,全区优质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历下区疾控中心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室建成投用,新建2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更好地保障了群众身心健康。
  加快推进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新建4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5处社区养老食堂,增加养老床位230张,切实提高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保障能力,打造医养结合服务示范新样板。精准做好疫情后返岗、稳岗、增岗工作,全力做好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历下区将新建7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全力推进区文体档案中心和区工人文化宫建设,深入开展“书香历下·全民读书”行动,新增3处“泉城书房”,让生活在历下的百姓不仅闻到花香,更能处处感觉到书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