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岁月里的阅读和奋斗—金理讲路遥《平凡的世界》

齐鲁晚报     2020年10月08日
  毋庸讳言,从文学性上来讲,《平凡的世界》其实很平凡,甚至今天看来有点老土,词语不精致,技法很粗糙。比如,在经过福楼拜等现代小说大师的教诲之后,一般读者都认为小说中不加节制地插入作者的议论,这是非常低级的文学手法。相反,作者在作品当中应该尽量隐藏自己的观点,即使要有所呈现,也应该通过客观的描绘,点点滴滴的细节暗示出来,而不是现身说法。然而路遥在自己的作品中特别喜欢发表议论。可是,《平凡的世界》早就拥有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它长期占据各大高校图书馆借阅记录的榜首,这又是为什么呢?
  想先和大家聊一聊我第一次见到路遥这个名字的亲身经历。那时候我在一所寄宿制高中念书,有天晚上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床板在晃动。莫非地震?我一激灵赶紧从上铺爬下来,发现睡在我下铺的同学就着昏暗的灯光还在看书,一边看一边颤动着身体,我拍拍他问,在看什么书?映入我眼帘的首先是同学那张泪流满面的脸,然后是厚厚的一本书,书封上印着“平凡的世界”。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路遥的名字和他的作品。后来才知道,上述这样的经历,在贾樟柯、马云以及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身上都类似地发生过。今天我们一边回访《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平的经历,一边尝试回应这样一个问题:一部看上去文学性不那么“高级”的小说,凭什么具备久远而深刻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演变。小说第一部的大幕拉开于1975年,农民子弟孙少平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教师,一边完成本职工作一边密切关注着外面的世界,同时与县革委副主任的女儿田晓霞互生好感。到了小说第二部,哥哥孙少安成为小说的主角,凭借改革的春风,孙少安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推广生产承包责任制,成了公社的“冒尖户”,然后以灵活的头脑、弄潮儿的勇气和坚定的责任心来先富带动后富。孙少平则怀着满腹才华和对远方世界的热望外出闯荡,从揽工汉到建筑工人,最后成为优秀的煤矿工人。在第三部中,恋人田晓霞在抗洪采访中不幸牺牲,孙少平悲痛不已。随后他自己又在一次事故中为救护工友而身受重伤、面貌尽毁,然而他并没有被苦难压垮,小说最后,孙少平从医院出来,重回矿山,迎接新的生活和未来的挑战。
  小说以这一广阔历史画卷为背景,凸显出了主人公孙少平这一充满理想主义气质的文学青年形象。今天我们想象当中的文学青年总是不接地气、脱离现实、对困难有种种的抱怨。而当我们品读孙少平的成长经历时,却会发现,他身上的气质是我们今天青年人所缺少的。
  那么是什么塑造了孙少平这一理想主义的气质呢?是文学阅读。在家乡双水村务农劳动时,孙少平就不忘每天读书看报。阅读是如何改变孙少平的?路遥描述了孙少平第一次接触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的情景,原文这样写的:
  他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记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本来往常他都要出山给家里砍一捆柴;可是这天他哪里也没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书。……天黑严以后,他还没有回家。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禾场边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听着小河水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飘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
  孙少平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每天无非面朝黄土背朝天式的机械而重复的劳动。然而在阅读中,他发现世界不仅仅局限在当下生活的双水村,他通过书本走了那么多地方,思想也不仅仅局限于原来的那个小天地。然而阅读却无法帮助孙少平改变出身的阶层和身份。孙少平的女朋友田晓霞曾经对他说:“我发现你这个人气质不错,农村来的许多学生气质太差劲。”这听上去的确是对孙少平的夸奖,可是其中却包含着如孙少平这般的农村子弟无法摆脱的标签。阅读实现了他内在气质的转变,却难以帮助他挣脱和超越出身的阶层。
  讲到这里,我忍不住要把孙少平和赵树理的名作《小二黑结婚》当中的主人公,农村青年小二黑做一个对比,可以说,农村青年小二黑是路遥笔下的孙少平在文学史上的前身,而重要的区别在于:小二黑为自己农民的身份而自豪;而孙少平却意识到,“他的环境、他的阶层身份不是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和信心,而是苦闷和焦虑。”(杨庆祥:《妥协的结局和解放的难度——重读〈人生〉》
  阅读造成了这种苦闷和焦虑,却无法解答它。所以当城市化大潮启动之后,读了那么多书的孙少平,注定只能以农民工的身份来进城。对于孙少平这样的打工者来说,现代城市的吸引力来自于对未来的一种模糊、朦胧的希望和想象,恰恰是文学阅读有力地导引了这一希望和想象的过程。然而孙少平却在城市遭受到了种种的不平等。特殊时期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流动。在这种客观形势下,路遥根本没有办法为他笔下心爱的主人公提供切实有效的进城和上升的通道,而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只能通过阅读来消解。
  在《平凡的世界》里有一个非常感人的片段。孙少平进城打工之后,恋人田晓霞和哥哥孙少安一起来找他,他们穿过了堆满建筑材料的楼道,楼道里没有灯,地上的水泥还没有干,勉强能下脚,每一间房间都没有窗,没有门,没有水,没有电,他们终于看到楼道尽头的一间房间透着光亮,走过去一看,竟看到了下面的景象。小说里写道:
  孙少平正背对着他们,趴在麦秸轩上的一堆破烂被褥里,在一粒豆大的烛光下聚精会神地看书。那件肮脏的红线衣一直卷到肩头,暴露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脊背——青紫黑癜,伤痕累累!
  《平凡的世界》的读者肯定会对上面这个场景过目难忘。孙少平在一粒豆大的烛光下聚精会神地阅读,想必依然憧憬着远方的世界。然后这段话最让人动容的地方是路遥在最后呈现的孙少平“青紫黑癜,伤痕累累”的脊背,这恰恰是现实对阅读的强行契入,是对文学的强行打断。
  我们不禁要问,像孙少平这样的青年农民,在迈向城市的进程当中,要付出多少惨重的身心代价,可是孙少平在阅读里找到了答案。小说中写道:“书把少平从沉重生活中拉出来,使他的精神不致被劳动压得麻木不仁。通过不断地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静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可以说,阅读赋予了孙少平一种忍辱负重的哲学,无论是自己的出身,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还是现实生活的困境,都被孙少平看作是个体奋斗与自我完善所必须经历的严酷考验。他将苦难和个人困境归于自我一身,内化为忍耐、坚忍、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个人品质。这就如同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孙少平身上充满永远不会被困难打倒的奋斗力量。
  在小说中,孙少平就像是一个不断行走的过客。路遥经常描写孙少平迎着清冷的晨风,在静悄悄的街道上匆忙地走着……这种永无止境的行走在当下的姿态,暗示着孙少平拒不接受在一个安排好的秩序当中扮演一个被派定的角色。阅读虽然无法改变孙少平的出身,但最终在他身上凝结成一份充满抗拒和反省力量的文学气质。这种尽管模糊无法具体赋形,却又真真切切对未来、对另外一种可能性的想象和不放弃,恰恰是我们今天这一代青年人依然值得去珍重的品质。
  大家可能还记得,我们一开始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一部看上去粗糙的小说,凭什么具备久远而深刻的、打动人心的力量?答案,或许就在这里。
  (金理,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