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景区假期迎来84.56万人次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齐鲁晚报     2020年10月09日
重磅
B02
新闻
找记者 上壹点
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编辑:李蕊 组版:曾彦红 校对:李锡巍
  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强化监管确保安全

  节日期间,全市各大景区围绕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纷纷推出特色活动。梁山县水泊梁山风景区举办“忠义梁山泊 千年水浒情”大型舞台剧、“忠义梁山泊,好汉菊花会”等系列活动,从山下到山上忠义堂各景点,均排“好汉迎宾”、山东快书、莲花落、碗乐等水浒民俗活动,零距离与游客互动,让游客在景区内感受“穿越千年,梦圆梁山”的英雄豪情和梁山浓郁的风土人情。
  曲阜市尼山圣境景区节日期间推出了尼山圣境国风音乐季、尼山圣境国风周制婚礼展演、尼山圣秀、礼敬先师、大学之道、手读论语、天下归仁灯光秀、鼓瑟吹笙、雅乐抚琴、《金声玉振》礼乐盛典、百工坊国风手作等十几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曲阜市六艺城景区打造的“油伞一条街”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地;曲阜市仙河花海推出了首届菊花展,引进各式树桩菊花400多盆、盆栽菊花20000盆,为游客带来崭新的视觉享受。
  全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节日不休,免费开放。各大场馆围绕欢度国庆、品味中秋,纷纷推出主题活动,市民游客亲身体验传统民俗,感怀古今善贤,节日气氛浓郁。济宁市博物馆举办“红星闪闪照我心”、“大红灯笼”、“笔墨书香庆国庆”等社教活动;济宁市图书馆举办“观精品影片 读经典原著”公益电影展映和阅读公益讲座活动;济宁市文化馆举办“美丽济宁·大家拍”摄影展、济宁市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非遗小课堂”优秀教学成果展、迎国庆暨抗击疫情书画展等系列活动,多种形式解读国庆和中秋文化和习俗;孔子博物馆节日期间正常开放《大哉孔子》基本陈列展,还增开“石墨精华 镌刻千年 孔子博物馆藏汉魏碑刻拓片展”、“亚洲文明展”、“幸福英吉沙 新疆英吉沙县文物文化旅游展”、“正其衣冠 孔子博物馆藏铜镜展”等4个特别展览。
  为确保假日期间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运行,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毫不放松,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市文化和旅游局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文化旅游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紧急通知》《全市文化和旅游领域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通知,切实加强对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文化场馆、文保单位等场所单位的隐患排查力度,开展安全检查和落实整改,确保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针对各景区旅游高峰,要求全市各大景区严把疫情防控关口,按要求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扎实做好景区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最大承载量的分析和预警,做好景区线路规划、游客疏导和分流。
推出优惠免票政策
推动文旅产业复苏

  在此期间,全市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引导文化和旅游景区抢抓国庆机遇,策划推出了一系列门票优惠或免费政策,有力激发了旅游消费热情,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复苏。
  兖州牛楼小镇推出朋友圈转发免费领门票活动;曲阜尼山圣境景区日场门票执行120元,夜场门票执行80元;曲阜“三孔”景区推出全国医务工作者(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免费;曲阜孔子六艺城·孔子故里园景区实行门票40元/人优惠;泗水县万紫千红生态养生旅游区推出90元和140元套票活动;嘉祥县曾庙、武氏祠景区门票五折优惠;水泊梁山风景区对中小学生团体实行24元/人;邹城孟庙孟府、峄山风景区国庆期间门票执行半价门票政策;峄山景区推出凡名字中带有建国、国庆的游客或者身份证上出生日期为10月1日的游客,凭本人身份证免费游览峄山景区。
  双节期间,全市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过官网、官微等方式,发布假日产品信息和出游提示,引导市民游客理性出游、文明出游、安全出游。及时利用两微一端、线下公告等方式,实时发布景区游客量等文旅信息,引导游客错峰出游。组织文明旅游志愿者,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活动,提供全方位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市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游客自觉践行文明旅游,引导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汪泷 通讯员 高震 郑艳艳

  “双节”假期期间,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市场假日氛围浓厚,各项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假期出行以周边游、自驾游、亲子游等为主。据统计,10月1日至6日,全市纳入监测的17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84.56万人次,实现景区营业收入2014.89万元。

  大型原创舞台剧《忠义梁山泊》。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外科创新融合迈入显微时代 同心戮力,练就专业“十八般武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孔茜 李锡巍 通讯员 张德君 董体

  神经外科被誉为最具挑战、最高难度的医学领域,一台神经外科手术往往持续3-8小时,而手术刀下的战场只在毫厘之间……尽管这个战场难度高、时间长、风险大,自2017年11月起,济医附院兖州院区与济医附院神经外科开展合作,特聘请济医附院神经外一科主任赵万巨为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外科名誉主任带领团队勇闯生命禁区,用精湛的医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为当地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以精湛医术创造生命奇迹
解决地方居民更高就诊需求

  一大早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风尘仆仆的赵万巨来到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外科,只见他换好手术服后便直奔手术室,因为一场惊心动魄“战斗”正在等着他,而他便是冲锋在前的“拆弹专家”。
  “动脉瘤如同不定时炸弹,因为它像一个‘气球’生长在动脉壁上,随时都有可能破裂,导致患者死亡。”当日赵万巨所要做的手术即为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手术患者已近80岁高龄,且行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给手术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而夹动脉瘤的过程便为排“炸弹”的过程,既要瘤夹位置安全,又要保持血管通畅。就这样,经过全面的研判与周密的部署,在赵万巨的带领下,历时近3小时手术完成,患者术后病情稳定,恢复良好。
  “自从赵主任来了之后诊疗服务广泛了,四级手术也开展的更多了。”对科室近三年的点滴变化,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外科副主任王目纲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标准查房、日常坐诊、病历研讨、技术传授到科室规划、人才培养,赵万巨都事无巨细的手把手言传身教,因为他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将自己所擅长的技术留下来才可促科室规范化全面发展。
  目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科室现可开展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垂体瘤切除术、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减压术、面肌肉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等十余项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的技术项目,为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外科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高技术的医疗队伍以便于满足地方群众更高的就诊需求。
优质资源与人才双融合
助力科室诊疗服务全面提升

  要想科室发展进入快车道,转变观念最重要,作为学科带头人,赵万巨将传统神经外科向显微神经外科过度当做发展方向,而显微镜培训便成为了转变的第一步。这让多年习惯用肉眼手术的医生们面临着巨大挑战。
  外科医生的成长之路艰难而漫长。“用显微镜放大,把头发丝接上也要缝上两三针。”赵万巨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逐步提高科室医生技术水平,在实验室显微镜下练习接缝鸡翅、老鼠尾巴等已成为医生的每日必修课,渐渐地科室医生由原来“粗针大麻线”变成了“绣花”匠人,并同时根据现有团队成员实际情况进行亚专业培养,使每个人深耕专属医学技术领域,通过理论学习、技术提升等方式逐步向专项专家发展。“专攻一项,可以使技术细而精。”在赵万巨看来,人才的培养、技术的提升才是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的基石。而将手术做精做细,则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经过近3年的发展,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外科已正式迈入显微神经外科时代。目前,科室除开展神经外科所有常见疾病的诊治外,还可开展显微神经外科领域绝大部分手术,尤其在脑出血及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和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造了无数生命的奇迹。而谈及下一步,赵万巨则坦言,科室将会向精准微创医学发展,进一步增加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实现治疗的最大有效性和副作用的最小化。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解决地方居民更高就诊需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