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传承与创新中践行中医治未病理念

齐鲁晚报     2020年10月10日
  “治未病”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山东青岛崂山区积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在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基本形成体系健全、网络完善的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
一体化推进
提升“未病先防”能力

  围绕常见病、疑难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一体化推进中医“未病先防”能力,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实现中医药诊疗全覆盖,形成了坚实的网底。同时,将中医服务包嵌入“红马甲”(服务深山就医困难患者的医疗服务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在为签约对象提供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和中药茶饮、食疗、养生保健指导等个性化服务时,引导群众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普及饮食调养、生活起居、运动健身、穴位按摩等中医养生方法,满足签约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防止疫情扩散流行,为辖区居民、街道联防联控工作人员、隔离酒店等单位工作人员配送中药汤剂及中药香囊,未病先防,提高机体免疫力,受到群众赞许。
个性化指导
提升“既病防变”能力

  坚持以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非药物疗法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首要诊治手段。崂山区北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保障辖区居民就医需求,在本年度医保额度用完之后,可享受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饮片、针灸和艾灸)半价补助,有效避免居民因无医保报销而影响治疗,2019年北宅街道居民共享受此项补助金额近7万元。
  2020年以来,崂山区结合区域实际,开展“妇女更年期症状早期中医干预”活动,为45岁至55岁妇女进行更年期症状早期中医药干预。对确诊需要中医保健治疗的,提出个性化指导方案,通过医保报销后,对于自负部分进行补助,深受百姓欢迎。项目已服务1万余名需要干预的群众,群众普遍反映通过干预措施,更年期症状明显减轻,大大提升了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科学化培养
提升“瘥后防复”能力

  崂山区坚持加快人才培养和知名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力度,着力提升基层中医药“瘥后防复”能力。目前已建成8家名老中医工作室,13家国医馆,国医大师王琦、泰山学者乔明琦等引进类知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2个。通过带教提能,整理名老中医诊疗疾病经验和学术思想,提升年轻中医师的学术和科技创新能力。崂山区社区中心的医生贺新泽,多年潜心扎根基层服务,跟师山东省名中医戴淑青教授,系统学习中医外治法,采取的一针二穴透刺法治疗肩周炎、针刺蝶儿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等一系列中医药适宜技术,代表崂山区夺得青岛市基层针灸技术比武一等奖,并代表青岛市夺得山东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比武团体二等奖。2018年,在对口支援甘肃礼县工作中,贺医生积极向当地百姓宣传中医药治未病理念,针对当地风湿类疾病反复发作人群较多的特点,采用督灸疗法,治愈10多位患者,得到百姓的赞许。并根据礼县中医医院的情况,通过理论讲解和实操相结合的方法,现场教学,带出了十几位徒弟。目前,此项目也成为礼县中医医院特色诊疗项目。
        (郑锐 朱晓靖)



上一篇 下一篇